佛典選讀

佛典選讀 (6) : 最酣暢淋漓的「無執」教導

4k-wallpaper-close-up-dry-leaves-1624690.jpg

 

巴利語三藏的《小部》裡面有一部《經集》。

《經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經文彙編,它彙集早期的佛教經文,其中多數經文的產生年代相當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

《經集》的文體涵蓋偈頌體和散文體,文辭淺白通俗,不論文風或內容都與我們平常接觸的大乘小乘經典截然不同。

其中佛陀的教導、比喻和回答,直接犀利,通俗質樸,而且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

「無執」是《經集》裡面其中一個核心教導。 不應執著的不止是感官享樂、親人眷屬、也包括一切觀念思想。

下面摘選的三個章節裡面,佛陀從不同的角度表達「無執」的心境如何超越一切觀點、表相、比較、與對立,內容呼應三乘經典中的無我、無所得、無自性、離能取所取的教導,但是更具體、生動、銳利,打破學人最常落入的「見取見」。

讀誦這些句子的時候,可以非常直接地體會佛陀無執超然、徹底解脫的心。

 

第三章 邪惡八頌經

780 思想邪惡的人爭辯,思想純真的人也爭辯,而牟尼不參與發生的爭辯,因此牟尼在任何地方都不受阻礙。

781 一個受欲望支配、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人,怎麼會放棄自己的見解喲? 他在完成自己的事,怎麼理解就怎麼說。

782 未經詢問便向別人讚揚自己的德行戒行,智者認為這種自我吹噓的人不高尚。

783 平靜沉著,不稱道自己品行如何如何,在這世上任何地方都不驕傲,智者認為這樣的比丘高尚。

784 他的觀點是人為的、癔想的、偏頗的、污穢的,無論他怎樣自以為是,他的根基是不可靠的。

785 信奉某種觀點後,便難以擺脫。 人們考察各種觀點,決定取捨。 因此,人們在種種信奉中,拋棄或接受某種觀點。

786 純潔者在這世上不接受關於各種存在的人為觀點;他摒棄虛妄和驕傲,無所執著,還會依靠什麼行動呢?

787 執著種種觀點便會導致爭論,但依憑什麼與無所執著的人爭論呢? 因為他即不接受,也不拒絕,在這世上滌除一切觀點。

 

第四章 純潔八頌

788 「我看見純潔者、優秀者、健康者,由於所見,人得到淨化。 」持有這種觀點,並認為至高無上。 便無依靠知識,尋找純潔者。

789 如果所見能使人淨化,或者知識能使人擺脫痛苦,那麼有貪愛的人便可通過其他途徑達到淨化,因為執照他的這種觀點,只能得出這種結論。

790 不執著所見、所聞、德行、所想和善惡,拋棄一切所得,在這世上無所作為,這樣的婆羅門不認為能通過別的途徑達到淨化。

791 有些人拋棄原先的,又接受另一種;他們追隨欲望,不能超越執著,抓住這個,捨棄那個,就像猴子抓住這根樹枝,捨棄那根樹枝。

792 一個人遵奉戒行,執著名想,便會陷入種種事情,而充滿智慧,具有知識的智者理解萬物,不會陷入種種事情。

793 對萬事萬物,無論是所見,所聞,還是所想,都不懷敵意;在這世上,有誰能改變這樣一位目光遠大,公開遊蕩的人?

794 克服罪惡,理解一切,洞察一切,沒有任何執著,這樣的婆羅門不迷戀貪欲,不沾染貪欲,對今世和彼世都不執著

 

第五章 至高八頌經

796 在這世上,一個執著觀點的人總把自己的觀點說成至高無上,而把別人的觀點說成低劣的。 因此,他不能擺脫爭論。

797 他在所見、所聞、德行戒行和所想中,看到自己的利益,於是他執著其中,把其他一切視為低劣。

798 智者說:這是一種束縛,由於這種束縛而把其他一切視為低劣。 因此,比丘不執著所見、所聞、所想和德行戒行。

799 在這世上,不要用知識或德行戒行製造觀點,不要把自己與別人等同,也不要認為自己低於別人或高於別人。

800 拋棄所得,無所執著,甚至也不依賴知識;不追隨宗派團體,甚至不採納任何觀點。

801 不渴求兩極,不渴求今世或彼世的種種存在,在考察萬物後,毫無執著。

802 對於世上所見、所聞、所想毫無人為的名想;這世上,有誰能改變這樣一位不採納任何觀點的婆羅門?

803 不製造任何觀點,不推崇任何觀點,不接受萬物,不依賴德行戒行,這樣的婆羅門走向彼岸,不再返回。

 

巴厘三藏和《經集》的中譯連結:HTTP:/HTTP://dhamma.sutta.org/index2.htm HTTP:// dhamma.sutta.org/index5-3.htm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