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隨筆

琅琊隨筆 (27) : 世尊為何教導弟子佈施「毒田」?

simon-matzinger-448263-unsplash.jpg

 

01.

北傳的《阿含經》和相對的南傳《尼柯耶》記載了 世尊當年弘法的最原始資料。 從前在正覺同修會,會內風氣貶低二乘佛法和出家僧眾,將解脫道說成是明心的一個副產品,所以沒有幾個人去讀《阿含經》,以為得到「密意」就順利成章斷我見。

因為不讀二乘經論(也很少自己閱讀大乘經論),我們對世尊所有的認知都來自蕭導師和親教師。

蕭導師時不時教導大家覲見佛陀的禮儀,做法主的規矩,讓我們覺得導師曾經親自在世尊坐下學法,對世尊非常言行瞭解。 數年前講《妙法蓮華經》,更是不斷顯示他深解佛陀言行背後深意,台下學員豔羨傾慕之情溢于言表。

重新學法後開始閱讀《阿含經》,才發現昔日對世尊的瞭解微薄片面。

不但微薄片面,每讀一篇,對世尊的心胸氣度益發由衷敬佩,每讀一篇,都發現正覺所說,與世尊截然相反。

《中阿含第133優婆離經》/《中部第五六優婆離經》記載優婆離居士歸依佛陀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面出現的幾個人物——尼揵子、長苦行、優婆離(未皈依前)——都是耆那教的信徒。 耆那教是當時一個非常興盛的宗教,其法義和佛教有許多共通性,故事中的尼揵子就是當時耆那教的導師,六師外道之一。

在這個故事裡面,世尊的言行教導——如何對待外道的質疑,如何與優婆離辨正,如何處理優婆離與其耆那教的關係等——與正覺同修會的言行教導,差別如同白晝與黑夜般分明。

 

02.

以下白話經文翻譯,出自莊春江居士的《阿含經故事選》p.124-126[1]

那時,耆那派的尼揵子,正好也率領他的門徒們住在那爛陀城。 尼揵子的大弟子中,有一位長人,因為長得很高,大家都叫他「長苦行」。

一天,這位長苦行外道,在那爛陀城乞食完畢後,轉來拜訪佛陀。 佛陀問起他有關尼揵子對業的分類,

長苦行外道回答說:

「瞿曇! 我的尊師尼揵子不講業,而是以身罰、口罰、意罰等三種分類來教我們的。 這三種罰各不相同,其中以身罰為最重,意罰最輕。 」

佛陀再三詢問,長苦行外道都一再回答身罰最重,於是,佛陀就沉默不再回應了。

由於佛陀的沉默,長苦行外道也就相同的問題反問佛陀。

佛陀回答說:

「苦行! 我不講罰,我以不做身惡業、口惡業、意惡業的三惡業,來教導大家,三種業各不相同,而以意業為最重。 」

這時,換成長苦行外道再三詢問,佛陀則再三確認意業為最重。 由於話不投機,長苦行外道就告辭了。

長苦行回去後,尼揵子知道他在佛陀面前,毫不退縮地主張自家的思想,自然是給了他一番肯定。 正當尼揵子肯定長苦行時,在座還有尼揵子的一大群在家信眾,他們之中的領袖人物優婆離,起來誇口說他可以輕易地論破佛陀的觀點,要求尼揵子讓他前往論戰佛陀。 但是,長苦行對論戰一事,再三向尼揵子表示反對,他說:

尊師! 我不喜歡讓優婆離居士到沙門瞿曇那兒,因為沙門瞿曇會幻術咒語,能咒化別人成為他的弟子,優婆離居士到那兒,恐怕會被沙門瞿曇誘化,成為他的弟子。  

然而,尼揵子卻再三自信滿滿地說:

那是不可能的,長苦行! 只有優婆離居士會收沙門瞿曇為弟子,哪有優婆離居士被誘化的道理! 趕快去吧,優婆離居士! 去降服沙門瞿曇,我可以降服他,你也可以!  

於是,優婆離居士就去找佛陀論辯了。

首先,優婆離居士確認了佛陀與長苦行的談話,接著,就對長苦行的論點大加讚歎。

佛陀聽完後,對優婆離居士說:

「居士! 如果你願意站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那麼,我們倒可以就此點作深入的探討。 」

優婆離居士同意了。

佛陀開始問:

「居士! 如果有位耆那派門徒,發願持戒:此生只喝熱水,不喝冷水,以免殺害了水中看不見的眾生。

但後來他得了重病,需要喝冷水來醫治。 雖然他想喝冷水,但卻自我克制,沒去喝而病死了,這樣,耆那派的尼揵子說他會往生何處? 」

「瞿曇! 他會往生到一個叫『意著天』的天界去,因為他死時,心中還有想要喝冷水的不清淨執著。 」

「居士! 居士! 請注意你的回答,你前後所說的不一致! 居士! 你曾答應要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來探討此事的。 」

「瞿曇! 雖說如此,但我還是認為身罰最重,意罰最輕。 」

「好,居士! 讓我再問你:如果有一位耆那派門徒,為了避免殺生而嚴守一些禁戒,結果,在為了守這些禁戒而來回繞路中,卻早已踩死了許多微小眾生,這樣的結果,耆那派的尼揵子說他會得到怎樣的報

應呢? 」

「瞿曇! 如果不是故意的,則尼揵子不說犯了重罪。 」

「居士! 你說的『故意』,是尼揵子所說的什麼罰呢? 」

「瞿曇! 是意罰。 」

「居士! 居士! 請注意你的回答,你前後所說的不一致! 居士! 你曾答應要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來探討此事的。 」

「瞿曇! 雖說如此,但我還是認為身罰最重,意罰最輕。 」

「好,居士! 讓我再問你:如果有人想要拿刀子,將此城中的所有人在一天之中全數殺光,有可能嗎? 」

「不可能! 因為這那爛陀城十分富饒,人口太多了,沒有人能在一天之中以刀子殺光所有的人。 」

「居士! 如果是有大神通力的沙門或婆羅門,能以他意念所成的大神通力,在一怒之間毀掉整個那爛陀城,你認為有可能嗎? 」

「瞿曇! 這有可能,不要說一個那爛陀城,即使毀掉十個、三十個、五十個那爛陀城,都有可能。 」

「居士! 居士! 請注意你的回答,你前後所說的不一致! 居士! 你曾答應要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來探討此事的。 」

「瞿曇! 雖說如此,但我還是認為身罰最重,意罰最輕。 」

「好,居士! 你聽說過檀特山、迦陵伽、迷奢、摩登伽,是怎樣變成毫無人跡之森林的嗎? 」

「瞿曇! 我曾經聽說過,那是一些先知們心中的瞋意所造成的。 」

「居士! 居士! 請注意你的回答,你前後所說的不一致! 居士! 你曾答應要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來探討此事的。 」

優婆離居士默默地想了一下子,回答佛陀說:

瞿曇! 長久以來,我實在是被那愚癡無知的尼揵子所欺騙與誤導,才會對您說身罰是最重的。 世尊! 現在我已經明白了,我已經瞭解了,從現在起,我歸依佛、法、僧伽,願世尊接受我為在家弟子,從今天開始,終身歸依,直到命終,為在家弟子。 」

居士! 請你默默地歸依就好,不要張揚。  

世尊! 您這樣說,就讓我更加欽佩與歡喜了。 世尊! 以前我成為尼揵子弟子時,他們在那爛陀城內到處宣傳,與世尊的作法,大不相同。 世尊! 從今天起,我不再讓尼揵子和耆那派的徒眾們來我家,只讓世尊與世尊的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進我家門。  

居士! 你家長久以來一直尊敬、供養著尼揵子與耆那派門徒,可以說是他們食物供養的主要來源,日後,如果他們來你家,你應當繼續佈施他們食物才好。  

世尊! 您這樣說,就讓我更加欽佩與歡喜了。 世尊! 過去,我聽人說,世尊要求人家只佈施你自己和你的門徒,不要佈施別人,佈施你自己與你的弟子有大福報,佈施別人不得福報。 然而,現在世尊卻勸我繼續佈施耆那派徒眾,世尊! 關於此事,我自有分寸。 世尊! 讓我再度歸依佛、法、僧伽,從今以後,終身歸依,為在家弟子。  

於是,佛陀為優婆離居士作有系統地次第說法教導:先以許多技巧,引發他歡喜學習的興趣與意願,然後再教導他有關佈施、持戒、生天之法,並說明五欲的危險與墮落,生死的污穢,離欲的功德,以及佛法修道法門的清淨這一類之「端正法」,使優婆離具備接受佛法核心法義的歡喜、柔順、耐性、向上、專注、無疑、明淨心境,就像一塊容易被染色的白布一樣,最後,才教導他苦、集、滅、道等四聖諦的「正法要」。

到此,優婆離居士當下遠塵離垢,得法眼清淨而證入初果,見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疑惑,不再畏懼,合掌對佛陀說:

「世尊! 現在,我已經瞭解了。 讓我三度歸依佛、法、僧伽,從今以後,終身歸依,為在家弟子。 」

優婆離居士回家後,即告訴他家的守門人,以後只讓佛陀及其四眾弟子進門,不再讓尼揵子及其門徒進家門來。

長苦行外道聽說了這個消息,回去向尼揵子抱怨為何當初不接納他的意見,而讓優婆離居士去找佛陀論辯。

尼揵子不相信長苦行所說,就要長苦行直接到優婆離家去查個清楚。 結果,優婆離家的守門人,只願意佈施食物給他,果真不讓他進門。 長苦行回去自不免又一番抱怨,但是尼揵子還是不相信,竟親自帶領著他的徒眾,前往優婆離居士家一探究竟。

守門人還是告訴尼揵子,優婆離居士已經成為佛陀的弟子了,若是需要食物供養,請在門口等候,但不准進門。尼揵子表明他們不需要食物,堅持只要見優婆離居士一面,向他當面問個清楚。

於是,優婆離居士在中門的小屋中設座接待他們,但自己卻自顧自地先坐到尊貴的上座位置。

尼揵子看了,很不滿意,質問道:

「居士! 你自己坐在上位,如同出家修道人一樣,這樣,應該嗎? 」

「尊人! 這裡還有許多位子,如果你願意,就自己找個位置坐吧! 」

居士! 你這個狂妄、愚癡之人,膽敢自己請命要去論敗沙門瞿曇,結果卻被沙門瞿曇的幻術所誘,反而被人家降服了,怎麼會這樣呢?  

「尊人,沙門瞿曇的幻術是吉祥、美好的。 如果我的親朋好友,能夠接受到這種幻術轉化,那一定能將他們導向獲益與幸福;如果全王族、婆羅門族、吠舍族、首陀羅族,乃至天、魔、梵等一切眾生,都能接受到這種幻術轉化,那一定能將他們導向獲益與幸福。

就讓我來打個譬喻好了:有個寵愛年輕妻子的婆羅門丈夫,聽從妻子的要求,從市集買回來一隻彌猴。 妻子嫌猴子的顏色不好看,要將牠染成金黃色。 但染坊裡的工匠卻說,猴毛的顏色太深了,染不成金黃色。

尊人! 你所說的法也像這樣,既擋不住別人的質問,也不能從思惟觀察的修行中得到印證,只能染一些愚癡的人,不能染有智慧的人。

又如有一位婆羅門,要將一套新的白色衣服染成金黃色,染坊裡的工匠會說,這套新的白色衣服,能染出很漂亮、有光澤的金黃色。 尊人! 那位世尊、等正覺者所說的法就像這樣,禁得起別人的質問,也可以從思惟觀察的修行中得到印證,但只有具備智慧的人能被染,愚癡的人不行。 」

「居士! 包括國王在內的大眾,都知道你是我的弟子,居士! 你自認為自己是誰的弟子呢? 」尼揵子再問。

這時,優波離居士起身,轉身朝佛陀的方向,合掌、跪右膝,長長地讚歎了佛陀一番,並且明確地說自己是佛陀的弟子。

尼揵子聽了,當場吐血。 由於這樣的打擊,他在轉往波波城後不久,就病逝了。

 

 

03.

《優婆離經》的故事有很多值得學習反思之處。

反思1

世尊與優婆離討論意業之前說:「居士! 如果你願意站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那麼,我們倒可以就此點作深入的探討。 」故事開頭時,長苦行不願意站在追求真理的基礎上辨正,世尊保持沉默,不再勉強。

阿含經中,世尊面對不講道理的人,選擇沉默,並沒有像正覺同修會那般,咄咄逼人大張旗鼓地「破邪顯正」。 世尊與優婆離的辯論,採用邏輯和譬喻,而不是用「我是覺悟者你不是」、「我有證量你沒有」這種與他人無法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辯論。

耆那派的教義與佛教非常類似,主要差異在於耆那派的解脫方式著眼于業力的清淨,而佛教是要斷除無明。 故事裡面尼揵子的品格修為,其實也隱隱指出耆那派修行的功效不彰。 「我見」是扭曲認知的毒藥,「我見」不斷,即使學習佛法,佛法也會被因為深沉堅固的「我見」扭曲變形,成为「我見」依附的对象。

 

反思2

正覺說世尊是追著外道辨正法義,所以身為佛弟子我們應該仿效,積極地想盡辦法去外面「破邪顯正」,累積「護持正法」的大功德。

可是《阿含經》裡面佛陀都是被動接受挑戰和詰問。 不但《優婆離經》如此,其他經也大多如此記載。 舉《小象跡喻經》為例:

「賢者,再者,我曾看見一些沙門智者,他們聰明、能言善辯、具有銳利的辯才。 他們到處遊行,目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攻破別人的論點。 當他們知道喬答摩沙門將會游訪某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開始籌畫各種辯題:我們去喬答摩沙門那裡問他這個問題,如果他這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這樣來駁斥他;如果他那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那樣來駁斥他。

世尊何曾教導弟子學法之後誇誇奇談,動輒挑釁他人,與人爭辯不休? 何時教導弟子以這強勢和傲慢攝受眾生?

 

反思3

優婆離皈依佛陀之後,請他「默默皈依,不要張揚」。 世尊考量優婆離是耆那派的領袖人物,大肆張揚優婆離皈依世尊,只會讓耆那派感到丟臉,讓優婆離尷尬。

反觀正覺同修會歷來的做法,從未有這一番為他人設想的體貼和「慈悲」。

正覺同修會若發現個別學員身份特殊,有身份地位財力勢力,通常只會自我陶醉,炫耀標榜,視為這就是「正覺是正法,所以能夠吸引人才復興佛法」的有力證據。 再者,儘管世尊智慧過人,整個故事裡從未自己誇讚自己一句,也沒有用嚴苛尖銳的語言攻擊外道,與蕭導師講經講課時一再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毫無相似之處。

 

反思 4

優婆離對佛陀的慈悲和胸襟非常敬佩,對比之前耆那派的做法,有智慧的優婆離頓時對耆那派感到厭惡,不願意再佈施給他們。 此時,佛陀沒有像正覺同修會那樣,告訴優婆離供養這些誹謗佛陀的外道是種「毒田」,會造惡果,反而請優婆離繼續佈施食物給他以前的師父和道友。

在漢譯本中阿含133經的《優婆離經》之中,世尊說:

「世尊告曰。 居士。 我不如是說。 當施與我莫施與他。 施與我弟子莫施與他弟子。 若施與我者當得大福。 若施與他不得大福。 施與我弟子當得大福。 若施與他弟子不得大福。 居士。 我說如是。 施與一切隨心歡喜。 但施與不精進者不得大福。 施與精進者當得大福。  

佛陀鼓勵人們不論任何物件,都應以歡喜心來佈施,只不過佈施給有質素的人果報大,佈施給沒有質素的人果報小。 [2]

在三乘菩提學佛釋疑(二)第89集 《如何佈施才正確? 》中,正光老師說:

佛弟子不應該佈施給依附佛門的常見外道、斷見外道以及邪淫外道,因為這些外道都是假名出家人,不是真正的出家僧人;佈施給他們,就是在毒田作佈施,而不是在福田作佈施,未來所獲得的果實都是毒果,不是甜蜜的果實,不僅會戕害自己的法身慧命,而且還造作破佛正法的重罪,與破佛正法的人成就共業,未來要受不可愛的異熟果報。 HTTPs://www. fojiaotv.net/a09/89

那為何世尊請優婆離繼續佈施給耆那派的外道,只是因為慈悲而已嗎?

《中阿含第一八瞿曇彌經》/《中部第一四二施分別經》中,佛陀說:

「再者,阿難! 有四種佈施:

一、由行善法的清淨施者,佈施給行惡法的邪惡受者。 此類佈施,因施者而清淨。

二、由行惡法的邪惡施者,佈施給行善法的清淨受者,此類佈施,因受者而清淨。

三、由行惡法的邪惡施者,佈施給行惡法的邪惡受者,此類佈施,施者、受者都不清淨。

四、由行善法的清淨施者,佈施給也行善法的清淨受者,此類佈施,施者、受者都清淨。 」

換句話說,只要佈施者或接受佈施者,其中一方心念清淨,就是清淨佈施。 這一點與《優婆離經》的法義互相呼應:意念才是業的重點所在。

外道有需要,你可以用清淨心歡喜心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這本身沒有毒果。如果你心存害人的念頭,捐錢給一個邪教,那是不清淨的佈施,俗話說叫助紂為虐。

正覺同修會長期灌輸弟子的「外道是毒田,布施外道產生毒果」的說法,是對經典和佛陀教導極度無知的表現。

 

反思 5

優婆離說: 「世尊! 過去,我聽人說,世尊要求人家只佈施你自己和你的門徒,不要佈施別人,佈施你自己與你的弟子有大福報,佈施別人不得福報。 」

優婆離發現,這些話根本不是事實,是他人污蔑世尊的言論。

正覺同修會鼓勵信眾只佈施財物給正覺,因為佈施給正覺有大福報,不鼓勵佈施金錢給外道和他人的做法, 正是這個故事裡面他人譭謗佛陀的言論!

 

反思 6

優婆離皈依世尊後,世尊次第教授他「端正法」和「正法要」,優婆離因此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整個過程,優婆離除了在世尊面前自誓皈依,有沒有供養任何財物,才得到世尊的教導?

蕭導師經常舉一個譬喻:很多人以為自家在其他道場捐助了許多錢,於是有福報上禪三,這個不合理,你在華南銀行捐錢,怎麼可能去別家提款?

意思是:你要在我坐下明心,就必須在正覺捐錢捐時間累積福報,佈施給其他道場大師的不算數! 正覺錄取禪三的一大要素,就是福德。 福德用什麼來衡量:你佈施的金錢、時間、或其他「特殊資源」。

佛法中的證果,不論二乘還是大乘,都與「福德」無關。 世尊對一切誠心求法者都按照其根器因緣,毫無保留地引導傳授,能否得法端看一個人是否信受實踐。 蕭導師這種「你要我給你開悟,你就要佈施給正覺的教導」,是世尊的言教身教,還是用佛法包裝的邪思邪見?

 

反思 7:

故事裡面,耆那派「法主」尼揵子與世尊的行事作風對比強烈。

尼揵主動派弟子挑釁,高估自己的辯才,低估世尊的能力,污蔑世尊用幻術咒語蠱惑他人。

優婆離居士捨棄他後,他糾纏不休,情緒激動,罵優婆離:「居士!你這個狂妄、愚癡之人,膽敢自己請命要去論敗沙門瞿曇,結果卻被沙門瞿曇的幻術所誘,反而被人家降服了,怎麼會這樣呢?  

尼揵子自以為是,自己愚癡狂妄,反而責備優婆離愚癡狂妄,責備之中還夾帶對世尊的污蔑,可見其心性扭曲顛倒,拒絕反省。

反觀整個故事裡面,世尊沉著大度,不卑不亢,言語謙遜隱忍,心地寬廣慈愛。誰是真正的修行人,高下立判。

正覺同修會的行事作風,承襲的是外道的心性,還是世尊的言教身教?

 

反思 8:

優婆離居士先前自告奮勇前往與佛陀論戰,但是皈依世尊後,不再樂意接觸與佈施尼揵教團,而且對尼揵子說:「尊人!你所說的法也像這樣,既擋不住別人的質問,也不能從思惟觀察的修行中得到印證,只能染一些愚癡的人,不能染有智慧的人。  

如世尊教導優婆離居士:我們無需藐視外道,對他們應該心懷慈愛,也可以佈施給他們。

但是故事中,優婆離居士值得學習之處,是他的質直理智,認清錯誤後當下即刻反省修正,而且清楚分辨佛陀謙虛大度,才是他真正應該隨學之人。

這種抉擇力和反省力,才是優婆離居士證得解脫初果的主要原因,不是正覺標榜的,用金錢和數位計算的福德。

 

結語:

二乘經典是佛弟子應該經常讀誦的內容,説明我們認識真正的佛陀,瞭解佛陀的風範與本懷。

蕭導師在10/29講經時說:「我們所弘傳的佛法是全面性的。 」

如果真的全面,如果真的理解《阿含經》中佛陀的言教身教,正覺的佈施、證果、弘法風格為何與佛陀的說法有這麼大的差距?

其中一个原因,是正覺同修會輕視二乘佛法,錯解二乘法的無我和緣起義理,對二乘修行的法門不知不解,以為禪三聽聽蕭導師講十八界的定義就能夠斷我見,以為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的副產品。

其實二乘法是大乘法的基石和雛型,如陳瓊璀女士在《雜阿含與唯識學》說:

四部阿含經中,現在幾乎得到佛教界一致公認的就是雜阿含經為最早結集出的佛陀教法,從經文的問答形式,問答內容來看,都保存了最原始而又樸素的作風,完全沒有其他的天神,龍王等等添附的東西,都是佛陀與弟子之間,一問一答,純粹對義理及實踐方法的闡釋,內容都是對五蘊、十二處、十二緣起、四聖諦、四食、種種受、種種界等的說明,及菩提分法實踐法門: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四不壞淨、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出入息念、三增上學等, 都是佛陀教導弟子的修行方法,內容十分純粹,所以我們不能將雜阿含經看成是小乘經典,而應該視之為一部最原始,最能保存釋迦佛陀所說的教法,最多最確切的一部經典,此部經典之價值就在此。

而如今每一個要讀佛經的學者,都應該及必須要讀這部經,否則他不知道佛陀的本懷,羅先生甚至以為如果只顧高談大乘經典而不讀阿含經是數典忘祖,因為許多其他的經典,都是從這些經文中抽取某一重點,某一義理作為核心,再搜羅及收集與此一重點相關的資料,加上結集者自己的某些看法,再作補充,逐漸豐富了內容,就成了一部大乘經的雛型,再由雛型逐漸加以發展,逐漸豐富,就完成了一部大乘經典,所以,無論是空宗思想或唯識思想,其實探其源流皆出自阿含經。 [3]

 

 

 

  1.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72.htm
  2. HTTP://www. 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0&id=237&page_id=135:0
  3. HTTP://www. fjdh.cn/wumin/2013/09/162943289450.htmlHTTPs://zhuanlan.zhihu.com/p/92730926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