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賞

好文共賞:從賢首五教論凈土法門的價值

文章來源:微信公衆號「靈隱寺」

2021-12-17 09:06

判教之說,在魏晉的時代就有菩提流支尊者以「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為依據,而判如來一代時教為一音教。 但太籠統了,所以繼一音教之後,各抒己見而判教者有十數家。 陳、隋之間的智者大師判釋如來東流一代聖教為藏、通、別、圓之四教。 以智者大師駐錫天臺,所以叫天臺四教。

賢首五教創自賢首宗初祖杜順和尚,而完成於三祖法藏。 法藏大師別號賢首,所以叫賢首五教。 智者大師的出生較早於賢首,那個時候禪宗尚在萌芽時代,而唯識法相更沒有來到。 迨至初唐,佛教之各宗大備,賢首大師應運而生,因據以判教,收法相唯識於始教,攝禪宗於頓教。 自此以後,就再沒有人作判教的試探。

判教的作用實在是以科學方法,將頭緒紛紜、浩如煙海的經論,審核其內容,分析其類別,以類相從,而判定其高下,然後以幾個字分別地作為代表。相似於現在分科分系的教育方法,真夠稱得上研究佛學者的德之入門。

那麼,什麼是賢首五教呢? 五教者,小、始、終、頓、圓也。 現在加以簡單的說明:

第一、小乘教,又叫做愚法、二乘教。沒有大悲普濟之心,所以名小。雖然能斷煩惱障的我執,但仍為所知障的法執所迷,所以名愚法。 僅斷煩惱障的正使,兼侵習氣,名聲聞乘;正使和習氣,都能斷盡,名緣覺乘,所以又名二乘。 佛陀出世的本懷,為了度眾生成佛,但是為了適應群眾中沒有高上的要求、耽著五慾之樂的下根眾生,才說善惡業果、六道輪迴的教法,這是屬於人天乘,而把它附屬在小乘教裡,所以又叫人天小教。

第二、大乘始教,又叫做分教。 大乘,對前面的小乘而言。 此中包括了般若三論的空宗、唯識法相的有宗。 「若有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之如幻如化。  」 而《鼓音王經》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  」有餘者,說理未盡,尚有餘義也。 至於瑜伽師地論分析有為、無為、實、不實法而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濃縮之而為百法,在三十唯識頌裡推尊第八阿賴耶識為「本識」,以為「一切唯有識」  ,自成一家學說。 但不許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有成佛的可能,有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所以這兩宗的教義都未能盡大乘佛教的底源,只能說是大乘的初步,故名為始。 又是大乘的一部分,故又名分。

第三、大乘終教,又名實教。 終者,終極,對前面的始教而言; 實者,真實,對前面的分教而言。 根據楞嚴等經、起信等論,空、不空、空不空三如來藏的教義可以包空有而括性相。 尤其是妙真如性具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二義,不似唯識宗的真如凝然不變;而阿賴耶識為生滅與不生滅二者和合而成,不僅屬於生滅,所以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皆可以成佛,方算澈法底源,這是本教的教義。 由於這分教義不偏不倚,因而名之曰終、曰實。

第四、一乘頓教。 一乘者,一佛乘也。 頓者,不歷階級,所以名頓,也就是禪宗。 禪宗素來的標示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當下立地成佛」。 如《楞嚴經》說:「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圓覺經》也說:「知幻即離,不著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這些經文皆可代表頓教或禪宗。

第五、圓教,圓滿無缺或圓融無礙之謂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號稱大不思議經,為我佛成佛之初,為法身大士們直談自己所證的境界。 更假諸大菩薩以威德,分別敘述大菩薩們修行的次序以及每一階段中修行的行門。 雖說是階級有前有後,而又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 行門,則一修一切修;理性,則一證一切證。 初祖杜順之十玄,二祖雲華之六相,皆是彰顯華嚴之精髓,也就是圓教的精華所在。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以及一真實相,已經可以作為分別大小乘經論的根據,而被稱為三法印或一法印。 然猶不足以滿足研究佛學者之要求者,因為性、相、空、有,頓、漸、偏、圓的理論散在眾經,因此一經中容有多教,一教中又包含多經。 有了教義的分裁而作我們的眼目,那麼我們研究經論就方便多了。

五教的概況和作用談過,現在應該說到凈土宗了。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一般人都認為是「易行道」,連馬鳴大師在《起信論》上都曾這樣地說過:「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往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眾生。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勸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

這裡面包含了持名念佛和實相念佛的兩種,而持名念佛更適合易行道的易和勝方便的勝。 同時也由於易行,才夠得上稱為殊勝。 由於有這殊勝的易行道,才能攝護廣大信眾的信心,使佛法普及到每一角落、每一個信佛者的心裡。

持名念佛既然有如是廣大的功用,那麼它在賢首五教中可以佔到何等的地位? 正詮頓教,兼通終、圓。 正詮頓教者,因為持名念佛經七日而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凈土。 所謂「屈伸臂頃到蓮池」,確與頓教禪宗「一念不生,即名為佛」深相吻合。

事實上,念佛法門至廣大而極精微,對於賢首五教無所不包。 何以見得呢?

請先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觀經上說:「念佛眾生應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五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三者當中的第一,豈不正合乎儒家的「主敬存誠,敦倫盡分」么! 是最好的社會教育。 人們能夠如此做去,即使不能即身而往西方,也是十足的善良公民。 第一中的修十善法和第二中的受持三歸、具足五戒,正是人天乘的佛教,所以念佛法門自然該攝了人天乘。

況阿彌陀經上明明白白地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阿彌陀佛既有那麼多的聲聞弟子,我們能說它不該攝小乘佛教嗎?

至於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是性相二宗同一樣的宇宙觀,而凈土宗一心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說是唯識固然好,說是唯心也好。 心外無佛,則佛空;佛外無心,則心空。 正恁么時,心佛皆不可得! 那麼,始教的空宗、分教的相宗、終教的性宗,無不在其中矣。

至於十惡五逆臨終十念念佛,也得往生淨土,這更是諸宗所不及的。

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疏鈔》的序文裡說得好: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舉其名兮,兼眾德而具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從茲而萬慮鹹休,究極乎一心不亂。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湧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繞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與茆堂並彩。區區數語,不但將賢首五教都一齊道盡,即淨土宗的理、行、果或信、願、行,皆該攝而無遺。 三根普被,九界鹹收;渡迷津之寶筏,是苦海之津梁,唯有凈土法門,足以擔當!

(本文原系南亭法師為《印光大師永思集續編》所作序文。 今日適逢賢首國師示寂紀念日,更兼時近彌陀聖誕,特將這篇聯繫賢首與凈土二宗的大作摘錄於此,供養讀者。 為符合公眾號閱讀習慣,略作刪節。 )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