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法義辨正

正覺法義辨正:因地的阿賴耶識能了知七轉識的心行?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此系列上一篇文章證明:《維摩結所說經》裡面「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二句經文,不能用來證明正覺同修會的明心是真悟 ,也不能用來否定「離念靈知」是錯悟。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意思是「佛菩提正智慧遍知一切眾生的心行」,並不是蕭平實導師所說的「眾生因地的第八識能了知自己心中七轉識的心行」。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此句的原意,也不是蕭導師所說的「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心」。

既然蕭導師所引《維摩結所說經》的這二句經文,不能做為正覺「明心密意」的經證,接下來的問題是,正覺「明心密意」的兩個要點——眾生因地的第八識能了知自己心中七轉識的心行 」、「第八識不了別六塵,所以是無分別心——是否符合唯識經論法義的正理?

本文辨正的主題:

1) 第八識能了別什麼?

能了別:根身、器界、種子。

2) 眾生因地(未成佛前)的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的心行嗎?

不能了別七轉識心行。 成佛後才可以分別七轉識心行。

本文的法義辨正主要依據《成唯識論》的內容。 《成論》是唯識學的集大成論典,體系完備、名相界定明確、論證邏輯嚴謹,而且是正覺同修會自己認定的准聖教量。

 

02.

2.1 「因變」與「果變」

在瞭解「第八識能夠了別什麼」之前,必須先理解「八個識如何由種子轉變成現行識」以及「現行的八個識如何變現成見、相分」。 這其中有二重「」(或稱「轉化」,梵語parināma)的機制。

 

三能变 张利文.jpg

第一種「變(轉化)」──因變:

前一刹那第八識裡面的種子(《成論》中也稱習氣轉變出下一刹那八個識的現行識d識體(或稱自體、心體、自體分、自證分)以及他們的相應心所法。

這個「(轉)變」稱為「因變」或「生變」。 能變的種子稱為「因能變」,八個識的現行識自體為此轉變生成的「等流果」。   [1]

第二種「變(轉化)」──果變:

八個識的現行識識體生成後,每一個識體再變現出每一個識的「見分」和「相分」,此時識自體可稱為「自體分」或「自證分」。

這一種「變」稱為「果變」,能變現的現行識識體稱為「果能變」,被變現出來的是「見分」和「相分」。 所以,果變後,八個識都可分為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

「果變」又稱為「有緣變」──有緣慮(了別)作用的變。   [2]

要到第二階段的「果變」之後,心識的了別(緣慮)作用才能出現,每一個識自己的「見分」去了別它自己的「相分」。

所有八識的了別,都有這二重「變」的過程。 而八個識每一個都有能變現見、相分的能力,所以它們都是「能變識」。

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所有八識的了別作用都發生在「果變」──現行識變現出見、相分之後。 也就是說,心識的了別皆是發生在各識之內自證分、見分、相分皆屬於心識,所以說在識內),任何一個識都無法了別(緣慮) 它自己之外的東西。

 

2.2 三種能變識

八個識都有「因變」與「果變」的作用。 唯識學將八個「能變識」分為三類。 《成唯識論》:

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恒、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相麁故。 「及」言,顯六合為一種。   [3]

三能變的意義是:1.一切法都要經過這三種「能變識」合作之力,才能生起與存在;2.每一個識的見分只能了別自己變現的相分。

第八識的「異熟能變」:第八識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子及有根身,外變為器界,以自己所變現的法為所緣,生氣見分。

末那識的「思量能變」:末那識依託第八識的「見分」做為疏所緣緣,變現自己的相分(親所緣緣)——實我、實法。

前六識的「了境能變」:阿賴耶識變現本質相分(器界、根身),前六識依託「本質相分」變現「影像相分」。 因為前六識所緣慮(分別)的「影像相分」是自己變現的,所以「影像相分」稱為「親所緣緣」。 正常人的前五識的了別的「影像相分」與「本質相分」沒有分別。 但是意識了別的「影像相分」(法塵)可以與 「本質相分」有很大區別 (譬如將五蘊和合體執為「實我」,稱為「帶質境」);也可以沒有「本質相分」,而自己變出「影像相分」,稱為「獨影境」。

前五識以及「五俱意識」認知外境的圖示:

亲所缘缘疏所缘缘 自制.jpg

蕭導師的第八識體系裡面,只有一個「能變識」:阿賴耶識。

《狂密于真密》第一輯,p.264-265:

吾人生來不曾觸外五塵,無始劫來一向如是;謂吾人所觸五塵乃是內相分五塵(由如來藏持五扶塵根及五勝義根,觸外五塵而對現內五相分五塵境于勝義根,方能由意根末那識觸五塵上之法塵,然後喚起眼等六識而 觸六塵;六識是心,既非色法,不能直接觸外五色塵色法故;須有如來藏對現之「內相分」似有質境之五塵相于勝義根頭腦,方能由前六識所觸),內相分既唯在勝義根頭腦現前,則知唯在頭部根塵觸 ()生起前六識, 故知六識不在中脈內現行,實在頭部五勝義根觸(處)所行。

上面蕭導師六識認識外境的說法,與唯識學「三能變」的說法大異其趣。

蕭導師認為外境(本質相分)和前六識所緣的相分(影像相分)都是由阿賴耶識所變。 《成論》論述的前六識的「果能變」——變現自己見分、相分的功能,完全不存在。

蕭導師將「親所緣緣」錯解為心所法,將前六識自己「變現」相分做為「親所緣緣」的功能全部抹掉,由阿賴耶識變現一切,然後前六識去「觸」阿賴耶識所變的「內相分」。 至於第七識和第八識的「果變」,因為錯誤定義「親所緣緣」,當然在他的體系裡面也是看不到符合《成論》所說。

 

2.3 第八識了別的物件什麼?

所有八識的現行識生起後,現行識變現出它自己的見分、相分。 見分去了別(緣慮)自己變現的相分。 換句話說:所有八識了別的內容只能是八識自己的相分。

《成唯識論》卷2說,第八識的「相分」是根身、器界、種子:

此識行相所緣雲何? 謂不可知執受、處、了。 了謂了別,即是行相,識以了別為行相故。 謂處所,即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  
 

執受有二,謂諸種子有根身。 諸種子者,謂諸相、名分別習氣;有根身者,謂諸色根及根依處;此二皆是識所執受,攝為自體同安危故。 執受及處,俱是所緣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為種及有根身,外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此中「了」者,謂異熟識于自所緣有了別用,此了別用,見分所攝。 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彼相應法應知亦爾。 似所緣相說名相分,似能緣相說名見分

上文裡面,「行相」指的是「見分」、「能緣」。  [4]

所緣」就是見分所緣慮(了別)的物件:「相分」。

「了」就是「了別」,也就是識的見分的功能。

因地(未成佛前)的第八識(異熟識)的「相分」有三種:種子、有根身、器世間。 種子、有根身二者稱為「執受」,器世間稱為「」。

 

不可知执受.gif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這句話說的即是前面所說的「因變」、「果變」的內容。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即是「因變」:以過去的「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即種子)的親因、助緣之力,種子轉變出阿賴耶識現行識自體。 由種子轉變成現行識的「變」,也稱為「生變」。   [5]

「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即是「果變」:阿賴耶識現行識(自體),變現出種子、有根身、器世間,然後見分(行相)緣慮(了別)所緣(種子、有根身、器世間)的作用即得生起。

 

2.4 眾生因地的第八識能了知七轉識的心行?

從前段的內容可知:因地第八識只能變現出種子、有根身、器世間也就是說它的見分只能夠了別種子、有根身、器世間。

由於第八現行識不會變現七轉識(七轉識是由前念第八識中的種子轉變出生的)[6],七轉識不是因地第八識的相分,所以當然不是它的了別物件。

從以上內容,即可確定:第八識不能了別七轉識心行

正覺蕭導師所說「第八識能了別七轉識心行」違背《成論》、《瑜伽師地論》[7]所說

 

2.5 《成論》對因地第八識不能了別七轉識心行的解釋

《成唯識論》卷2說明:

﹝問:﹞何故此﹝異熟第八﹞識不能變似﹝前七轉識之﹞心、心所等為所緣﹝而了別它們﹞耶? ﹝答:﹞有漏識,略有二種:一、隨因緣勢力故變;二、隨分別勢力故變。 初﹝隨因緣勢力所變現的所緣境﹞必有﹝真實的體﹞用,後﹝者、隨分別勢力所變現的所緣境﹞但為﹝識之對﹞境﹝而不必有實體用﹞。 異熟識﹝的﹞變﹝現﹞,但隨因緣﹝勢力故變﹞,所變﹝現的﹞色﹝法﹞等﹝相分境﹞必有﹝真﹞實﹝體﹞用。 ﹝至於第八異熟識﹞若變﹝現七轉識﹞心﹝、心所﹞等﹝法為相分境,則這些相分﹞便無﹝有﹞實﹝質的作﹞用,﹝為何如此? 因為作為﹞相分﹝之﹞心等,﹝是﹞不能﹝有﹞緣﹝慮了別的功能﹞故,須﹝待﹞彼﹝前七識要有真﹞實﹝緣慮了別諸境之﹞用﹝時,前七識始能各﹞別從此﹝異熟識中的種子轉變而﹞生﹝起﹞。   [8]

《成唯識論述記》解釋「因緣變」說:

﹝所謂有漏識隨﹞因緣﹝變﹞生者,﹝意﹞謂由先業﹝習氣為增上緣﹞及﹝各識的﹞名言實種﹝為因緣,才能生起者﹞,即﹝是﹞要有﹝勢﹞力,唯﹝由﹞任運心,非由﹝分別﹞作意勢力﹞,其心乃﹝能﹞生﹝起現行者﹞,即﹝前﹞五﹝識及第﹞八識隨其增上﹝的﹞異熟因﹝種子﹞為﹝增上﹞緣,﹝以及﹞名言種﹝子﹞為因﹝緣,如是和合﹞,故變﹝現見、相分﹞于境。 ……  因緣變法,必有實體,非橫計﹝強為分別所得﹞故,非無用故 [9]

《成唯識論述記》解釋「分別變」及總結二變說:

﹝分別變者,﹞謂﹝由﹞作意生心,是﹝由﹞籌度﹝思量所生之﹞心,即﹝第﹞六、七識,隨自﹝識﹞分別作意﹝所﹞生故。 由此六、七﹝識﹞緣﹝慮﹞無﹝體﹞等﹝法﹞時,﹝其所變現之﹞影像相分,無有﹝此識外之相應的作為疏所緣緣本質之﹞實體,﹝因此﹞未必有﹝真實的作﹞用。 ﹝不過,隨分別勢力故變的心識﹞亦非﹝全﹞由﹝言﹞說分別故變﹝者,譬如意識與前五識同緣時,雖然分別變的意識其﹞境體定無,﹝但彼﹞亦﹝能﹞緣﹝從因緣所生的青、黃、赤、白等相分境而﹞有﹝用﹞故。 或﹝總結說:﹞初﹝因緣變者,﹞通﹝前﹞五﹝識﹞、﹝第﹞八﹝識﹞全﹝部﹞,及第六﹝意識的﹞少分﹝──亦即五俱意識﹞;後﹝分別變者,包括﹞第七﹝識﹞全﹝部﹞,通第六﹝意識的﹞少分﹝──亦即五後意識、獨散意識及定中意識少分﹞。   [10]

 

總結以上:

除了上面的「因變」和「果變」,八個識還有兩種變:「因緣變」和「分別變

因緣變」:第八識、前五識,以及五俱意識,它們的現行識所變現的見分、相分,是經由前一刹那第八識裡面的種子為因緣而生起,所以稱為「因緣變」。

「因緣變」變現的「相分」是有實體或與實體相關,因此有真實的作用。 譬如第八識(現行識)所變現的「相分」──根身、器界等色法,是有真實體用的。 前五識所變現的「影像相分」,是以第八識所變的色法相分做為「本質」──疏所緣緣,本質有實體,所以五識的相分也因此有真實的體用。

分別變」:相對於因緣變,第七識及第六獨頭意識所變現的相分,是由分別作意力產生,不是由種子所生。 這些相分如同鏡中花朵,沒有實用,只是影像而已,稱為分別變。

真正有緣慮(了別)功能的七識心,已經由前一刹那的第八識的種子轉變而生起(因緣變),不需要第八識的現行識再變現出來第八識沒有「分別變」,不會由分別作意力產生前七識的相分。

《成論》指出:假如第八識現行識真的能夠經由「分別變」變現七轉識,變現出來的七轉識是相分,只是第八識的影像,因此被變現出來的七轉識必然沒有緣慮(了別)六塵等的功能。 所以第八識不變現七轉識。

第八識既然不變現七轉識,當然也不會緣慮(了別)七轉識,因此「第八識無法了知七轉識心行」。 這裡《成論》明確指出蕭導師所說「第八識了之七轉識心行」,是不成立的。

以上即是《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的觀點,其中義理深細複雜,不易正確領會。 唯識學者林國良教授在其著作《解深密經直解》對此有清楚的論述:

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生起前七識,但現行阿賴耶識是否變現前七識? 在此問題上,《解深密經》提出過一個原則:「識所緣,唯識所現。 」這意味著,識所緣就是識所變,或者,識所變就是識所緣。 因此,如果說現行阿賴耶識變現前七識,那麼,阿賴耶識應該緣前七識。
 

但《瑜伽論》論述阿賴耶識所緣,只說緣種子、根身、器世間,不說阿賴耶識緣前七識。   《成論》解釋說,如果阿賴耶識變現並緣前七識,那麼,前七識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作為相分,前七識只是影像,沒有真實的認識功能。 (〈「唯識經典直解叢書」總序言〉,頁6

 

2.6 佛地的第八無垢識則可緣慮了別一切境

因地有漏的現行第八識不變現、不緣慮(了別)七轉識心行,但是佛地的第八無垢識則可緣慮了別一切境,包括自己和其他一切眾生的所有心行,此即是《維摩詰經》所說的「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

《成唯識論》說佛地的無垢識與無漏的般若智慧相應,所以能夠能夠托自己或是他人的七轉識心、心所法做為本質相分(疏所緣緣)變現出影像相分而緣慮:

﹝由上文分析,﹞故﹝得知眾生因地有漏位的第八﹞異熟識不緣心﹝法、心所法、無為法及不相應行法﹞等。 至無漏位,﹝第八無垢識即能與殊﹞勝﹝無漏般若﹞慧相應,﹝此時無垢識﹞雖無分別,﹝然﹞而﹝其相極為﹞澄淨,故設﹝使心、心所、無為法等對彼雖﹞無實用,﹝但是無垢識中﹞亦﹝能變﹞現彼﹝心、心所、無為法等的﹞影﹝像而緣慮﹞。 不爾,﹝即若無垢識不能緣慮彼無實用之法,則﹞諸佛應非遍知(智)。 故有漏位,此異熟識但緣﹝慮了別﹞器﹝世間、有根﹞身及有漏種   [11]

 

2.7 總結:

因地有漏位的現行第八識不變現七轉識心、心所法,所以不能緣慮了知自己的七轉識心行。 佛地無漏位的現行的八識(無垢識)則能變現一切有情的心、心所法而緣慮了知,這即是佛的「遍知」功能之一。

正覺同修會蕭導師和親教師,經常用「你沒有證量、你無法現觀第八識如來藏」這種詭辯,掩飾自己對經論的錯誤理解。

證量如何檢驗? 根據你所說的修行理論和證境描述,是否符合經論來判斷。

不論修行佛法和外道法的人,都可以通過修定體驗五花八門的「境界」。

要檢驗一個人的「境界」是佛法裡面的般若智慧,還是與智慧無關的修定「境界」,必須將他的「境界」與經論比對,看看是否吻合。 否則任何人都可以拿著自己的境界,隨意套在佛經裡面的「證境」上面,自我吹噓,同時以「偽證量」否定他人。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標榜明心開悟的人,可以「現觀」第八識如何了知自己前七識的心行,這個說法根本不符合《成唯識論》的教理。

蕭導師的所謂「現觀」,不是真的能夠直接觀察到阿賴耶識(如來藏)的功能,他是根據經論中阿賴耶識是「持身識」的說法(加上修定的體驗和他錯謬的「第八識理論」)所產生的幻想。

蕭導師的「現觀」是什麼,用一個譬喻就可以說明:

比如我在教科書裡面看到說所有電動玩具都必須用電能驅動。 所以當我看到電動車在跑,我根據書上的理論告訴你我可以「現觀」那個我看不到的電流。 其實我觀察到的不是電流(因)只是電能產生出的「動」(果)。

這種觀察,不可稱為「現觀」,即使是對的也只是「比量」的推測。

這個比喻只是解釋蕭導師的所謂「現觀」,不是真的觀察到阿賴耶識本身,或是觀察到種子流注,也無法證明阿賴耶識有他所說的性質(不生不滅)與功能。

但是此比喻不完全適用在蕭導師的明心理論上。

因為電能轉動能是正確的物理理論,而蕭導師在理論層面已經錯誤。 正覺同修會所說的「現觀阿賴耶識了別七轉識的心行」,在理論上有違經論教導,所以連比量(正確推論)都不是,只能稱為「非量」——錯誤的推論。

 

03.

結束此話題前,順便回應網友「一心」于知乎上對本系列上篇文章的評論,他所犯的錯誤,即是正覺常犯的典型錯誤。

3.1

網友「一心」說:

當知「異熟識不緣心等義」是指第八識的所緣緣不是七轉識心的意思,因為第八識的所緣緣是有根身、器世間及諸種子。 但問題來了,第八識有沒有緣意根呢? 如果照字面來解釋的話,第八識是沒有緣意根等七識心,可是依甚深種智來說第八識還是有緣意根的,如十因緣中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其中的「名」即是意根,因為名是非色之四蘊,但此「名色位中」六轉識及其相應心所未生起故,因此唯有意根及其相應心所稱之為名;亦如第八識要以「意為先導」緣意根的作意及思心所,二者互為所依及所緣才能流注諸法種子而變現三界有為法。 因此只是不把意根放在所緣緣中,而是列在增上緣中,因為意根是第八識的俱有依根。 所以依四緣來說,識的俱有依根是屬增上緣,因此意根不是第八識的所緣緣而是增上緣,但是仍有緣之,只是緣增上緣的意根是屬菩薩的甚深種智,非凡夫二乘等人所能知之,如意根緣藏識見分的道理一樣,對一般人來說是甚深難解的。 是故成論依四緣及現行望現行來說:「異熟識不緣心等義」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一般人就會依字面而誤解之。

回應:

「一心」與正覺常犯的錯誤之一即是:分不清「緣」的二種不同意義

佛法中的「緣」字,在梵文裡面有二種不同的意涵:

1. alambana「緣(慮)」,即與心、心所能了知、了別、認知其物件(塵、境)有關的用法。 「第八識能(慮)有根身」的「緣」,即是「緣慮、了別、了知」等義。 「所緣」的前一個「緣」也是alambana此字。

2. pratyaya「緣」,條件、原因的意思,用在「緣起」、「四緣」、「因緣hetu-pratyaya」、「等無間緣samanantara-pratyaya」、「增上緣adhipati-pratyaya」、「所緣alambana-pratyaya」。

「所緣緣」的後一個「緣」即是pratyaya,是條件、原因、助緣的意思。 譬如眼識需「所緣緣」才得生起,就是眼識須以【「所緣(慮的色塵)」為(條件、原因)】才得生起的意思。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緣」皆是條件、原因、助緣的意思。

「一心」既然有讀經論,到底是不知道此二「緣」字的意義不同, 還是明知而故意混淆其中的意義來模糊此話題?

「異熟識不緣(慮)七識心」此話題,討論的明明是「緣慮」、「所緣」的問題;何必繞個彎說【第八識還是有緣意根的,如十因緣中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緣」不是「緣慮、了別」(所緣的前一個緣)義,而是「條件」(增上的緣)的意思。

將「第八識是否有緣(慮)意根」的話題轉移到「第八識還是有緣意根的(第八識還是以意根為增上緣的)」的說法,屬於混淆視聽、欺騙讀者的詭辯。

第八識以意根為增上緣」不是什麼「甚深種智」,只是唯識學聞思階段的程度,您可好意思說自己的說法是入地後的「甚深種智」? 這是您自己入地的現觀,還是您的法主蕭平實導師的現觀?

套一句正覺經常拿來恐嚇他人的話:「您不怕犯下謗法、大妄語的罪業嗎? 」

若明知此二種「緣」義的差別,故意混淆「第八識是否緣慮了別意根」與「第八識是否以意根為(增上)緣」,暗示自己有「甚深種智」,身為佛弟子可要反省自己的心行。

 

3.2

「一心」說:

但是若以諸識之間的「後念緣于前念」的角度來說,第八識仍是有緣七轉識的,因為第八識是被動性的心體,要以意根之作意及思心所的「意為先導」第八識才能緣之,如《大乘密嚴經》卷24 顯示自作品〉:「眾生身中種種諸法。 意為先導,意最速疾,意為殊勝,隨所有法與意相應,彼法皆以意為其性。 」《大乘密嚴經》卷38 阿賴耶微密品〉:「阿賴耶識,行于諸蘊稠林之中,意為先導。 」

回應:

此處「緣」的意思,不是「緣慮」義,是增上緣之緣義。 請看上文的解釋。

3.3

網友「一心」說:

因此有關諸識之間的「後念緣于前念」的角度來說第八識仍有緣于七轉識的,這就是唯識上說的相分熏的甚深義理,如下:《成唯識論》卷8:「前七于八,所緣容有,能熏成彼相見種故。 」…… 如上證明若諸識之間後念以前念為所緣緣,第八識也可以緣七轉識的。 這就是唯識上相分熏的甚深義理,也是菩薩觀行的重點之一。

回應:

此段引文牽涉熏習的法義,內容複雜,關係到「親所緣緣、疏所緣緣」的問題。

簡單回應如下:第八識不緣慮七轉識,表示第八現行識不會變現出七轉識心為它的「親所緣緣」。 八個識所緣慮(了別)的,都是自己變現的「親所緣緣」。 但是有些情況下,不一定有「疏所緣緣」。

「前七于八,所緣容有」,意思是前七識的相分(現行)可以回熏成第八識相分(親所緣緣根身、器界)的種子;從此角度,可以說前七識可以做為第八識的(疏)所緣緣。

但並不是表示「第八現行識會變現出七轉識心為它的親所緣緣來作緣慮了別」,也不是表示「因地第八現行識以前念的七轉識心本質為疏所緣緣,而變現為親所緣緣來作緣慮了別」。

「一心」所引用的《成論》「前七于八,所緣容有」的前一段,明確指出「前七識對第八識則不是所緣緣」——也就是本篇文章的立場,但是他似乎故意略過不提:

「自八識聚,輾轉相望,定有增上緣,必無等無間。 所緣緣義,或無或有八于七有,七于八無,余七非八所仗質故。  (CBETA, T31, no. 1585, p. 42, c10-13)

八于七有,七于八無,余七非八所仗質故」意思是:第八識對於前七識可作為所緣緣,前七識對第八識則不是所緣緣,因為前七識並非第八識生起所依託的本質(因地第八識生起所依託的本質就是它的相分──有根身、器界、有漏種)

《成論》此段引文出現在綜合討論「四緣、五果、熏習」等話題的章節,所以非常複雜。 如果第八識真能緣慮七轉識,《成論》及《述記》在討論第八識章節就會說清楚,不會在此章節只以一句「前七于八,所緣容有」帶過。

在討論第八識的章節裡面,《成論》和《述記》都以大篇幅說明論證:「因地第八現行識的親所緣緣只限于有根身、器界、有漏種,所以只緣慮了別有根身、器界、有漏種;不緣慮了別心、心所法、無為法等。 

當聞思所得的見解已經不符合經論所說,依照錯誤見解所「觀行」的內容,只能說是根據蕭導師自創佛法所想像的產物,不足論矣已可知。

正覺裡面有一些人,讀了許多唯識書籍,但建議不必為了維護正覺立場,忽視前後語境與整體法義框架,否則枉費所學,失去了進一步的趨近真理的機會。

 


[1] 《成唯識論》卷2:【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 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 】(CBETA, T31, no. 1585, p. 7, c1-4) 《成唯識論》卷2:「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 」(CBETA, T31, no. 1585, p. 7, c5-7)《成唯識論述記》卷2:【「變」者,是轉變義,在三能變初異熟中,顯所依止能持之識,所有等流、異熟二種習氣是也。 言「習氣」者,是現氣分,熏習所成故名習氣。 自性親因名等流種;異性招感名異熟種,一切種子二種攝盡——士用、增上,于此二中假施設立,故不說之。 謂因即能變,名因能變,謂此二因能轉變,生後自類種同類現行,及異熟果故。 】(CBETA, T43, no. 1830, p. 298, c7-15)

[2]  《成唯識論》卷2:「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 」(CBETA, T31, no. 1585, p. 7, c4-5) 《成唯識論述記》卷2:「述曰:即前二因所生現果,謂有緣法能變現者,名「果能變」。 …… 此「果能變」即自證分能變現,生見、相分果。 此言「變」者,與前不同,是有緣變變現為義。 」(CBETA, T43, no. 1830, p. 299, a28-b4)

[3]  (CBETA, T31, no. 1585, p. 7, b26-29)

[4]  《成唯識論》卷2:「故識行相即是了別,了別即是識之見分。 」(CBETA, T31, no. 1585, p. 10, c12)

[5]  《成唯識論述記》卷3:「變有二種:一者、生變,即轉變義。 如次前說。 變謂因、果生熟差別。 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名因能變,所生八識現種種相,是果能變,故能生因說名能變。 二、緣名變,即變現義,是果能變。 且第八識唯變種子及有根身等,眼等轉識變色等是。 此中但言緣故名變。 下論言變,准此分別。 若生名變種子第八識生七識等,並名為變;七識生第八,亦名為變。 緣無漏生種准此應知。 若緣名變,即唯影像,心上現者,有漏諸識等各自相分是。 准此應思一切諸法」(CBETA, T43, no. 1830, p. 317, a18-29)

[6] 同上注。  
 
[7]  《瑜伽師地論》卷51:「雲何建立所緣轉相? 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 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于有色界。 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 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 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于一切時無有間斷。 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光暈明。 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 」(CBETA, T30, no. 1579, p. 580, a2-12) 
 
[8]  (CBETA, T31, no. 1585, p. 11, a20-26)

[9]  (CBETA, T43, no. 1830, p. 326, b10-15)

[10]  (CBETA, T43, no. 1830, p. 326, b16-21)

[11]  (CBETA, T31, no. 1585, p. 11, a26-b1)[1] 知=智【元】【明】【宮】【聖】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