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密意」的佛法

《觀念篇》(5) : 你的讀經常識才是佛門照妖鏡

《觀念篇》(5) : 你的讀經常識才是佛門照妖鏡

 

01.

上一篇文章討論佛教經論的語言轉換歷史,舉了幾個看著漢語猜測梵文原義造成的誤讀。

這一篇繼續討論佛經翻譯這個議題,因為這是讀經必備常識的重要一環

上一篇提到古印度是口誦文化,即使是最原始的佛經,比如《阿含經》,也都經過了一層記誦和翻譯的轉折,不是佛陀親口述說、現場原汁原味的記錄。

古印度社會是種姓制度,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採用的語言是不一樣的。

比如梵文是上層社會婆羅門的語言,底層社會用的是方言俗語。 古印度各地的方言俗語非常多,今日的印度亦是如此。

據學者考證,佛陀曾習梵文,但是他在弘法過程中,一直要求用當地人可以理解的語言流通傳播佛法。小乘佛教的經典部分是用巴厘語記載的,但是後世大部分的佛經,尤其是大乘佛經,原典多數都是梵文。

單是討論2500 年來佛典的語言轉換和翻譯,就涉及大量的歷史考證。其中,單是討論漢語翻譯,就是一個龐大議題,可以寫不知多少部大部頭學術論述。

學佛要具備比較完整的佛法觀,必須認識到佛法的每一個面向,不論是歷史還是語言轉換,都牽涉高度繁瑣複雜的細節,而且因為考證文獻的難度,其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三言兩語幾篇文章都無法說明說清。

關於經典翻譯(主要是漢譯)我在《佛法文章賞析》專欄裡面上傳了兩篇討論漢語佛典翻譯的文章,供有興趣瞭解佛典翻譯歷史的朋友參考:

好文共賞:梵語巴利語專家黃寶生老師專訪(上)

好文共賞:梵語巴利語專家黃寶生老師專訪(下)

 

02.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篇幅討論佛典翻譯的問題?

因為不理解經典的原文,將翻譯的經典當成一般中文讀物閱讀,是大部分業餘學人理解經文的「原始點錯誤」。

具體的說,一個隨意解經、錯讀佛經不自知的人,對佛典的語言、翻譯的高難度、和譯本的不一致性,肯定是無知的。對此無知才會「六經注我」。對此無知,不太可能理解其他文本閱讀的必備常識。

學佛法的四依原則之一是「依義不義語」,「語」就是指文字的表面意思,可是,如果連文字本身的意思都錯解,怎麼釐清「義」的部分?

之前的法義辯正文章裡面,舉出了正覺同修會如何看著漢文字詞瞎猜字義,就是在最基本的「文字層面」就錯錯錯的例子。

字詞可以讀錯,句子當然也可以讀錯。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喜歡抓住某一部經的其中一個譯本的一兩句話作爲支持自己修行體驗的鐵證,以為自己找到「開悟秘密」,不顧梵文原義,不顧語境,不管這一句話的翻譯是否完整無誤,與其他譯本是否有出入或矛盾,就開始浮想翩翩。

下面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說明同一部經,因為譯者翻譯理念有別所造成的差異。

第二個例子用蕭導師《維摩诘经講記》裡面的大錯誤,說明讀經不對比各家譯本,可以鬧出多大的「亂子」!

 

03. 漢文經典譯本的差異?

佛經有很大一部分是從梵語和巴厘語(還有藏語)翻譯成漢語,不同年代不同人的譯本,當然不可能絕對一致,不但不一致,差異可以非常大。譯者有增補、刪減、改譯、潤濕、甚至大量加譯。

漢譯經典的四大譯者:玄奘、鸠摩羅什、真諦、義淨(密宗排不空在第四位) 。

產量最多,品質最高的兩大譯者之間,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大多是般若中觀體系經論,比如龍樹的《中論》、《大智度論》,以及《金剛經》,因爲 他出生的年代,唯識學尚未開展,唯識的兩大祖師世親和無著菩薩,按歷史考證,大約與鳩摩羅什同時代或是其後一百年誕生。

玄奘大師譯經的數量最多,忠實度最高,對中國經典翻譯的貢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玄奘會尋求經典的全本,除了注重忠實之外他也十分注重梵本的準確性。

之前在觀念篇裡面討論過「偽經」的問題。有些經論梵本不詳,或是只有漢本,或是內容與其他經論有不符歷史或與其他經論矛盾的地方。

由於玄奘注重原典準確度的評核要求,而且本身精通佛法義理,他選擇翻譯的經典和他翻譯的版本,可靠度和參考價值特別高。

 

4.翻譯理念的差異

這裡比對玄奘和鳩摩羅什的翻譯理念。

一般認為玄奘傾向「直譯」,忠於原文,不刪不漏,鳩摩羅什的理念偏向「意譯」,注重行文流暢簡潔,韻律優美,所以經常刪繁就簡。 這只是概要性的區分,玄奘不是百分之一百忠實,會根據個人詮釋增釋。在翻譯唯識系經論的時候,尤其有個人的的取捨。

鳩摩羅什的譯文確實有大量刪減的情況,但是某些翻譯比玄奘完整忠實,而且簡潔版確實利於讀誦記憶,普及度相當高。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大多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舉例一: 鳩摩羅什刪減《金剛經》裡面有為法如幻譬喻的數目

玄奘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字數比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多了接近3000字。中國人偏愛簡潔易誦的版本,所以一般人讀的都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鳩摩羅什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玄奘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世尊而說頌曰:「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原梵文將有為法的虛幻性,用九個東西做譬喻: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鳩摩羅什為了對仗工整,只用了六個譬喻。

譬喻少了幾個,或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為法的虛幻性,不同經論所用的譬喻數目本就不同。

但是有些刪減,導致語義含糊,到了不具備讀經基礎知識的人手裡,會變成嚴重的錯解經義。

下面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舉例二:《維摩诘所說經》——文字刪減留下曲解空間

《維摩诘經》總共有七個譯本,鳩摩羅什將此經的名字翻譯為《維摩诘所說經》,玄奘翻譯為《說無垢稱經》。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導師經常拿《維摩诘经》裡面「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證明阿賴耶識可以感知前七識的「心行」,這是正覺「開悟密意」的重要內容,你要證明給蕭導師看「阿賴耶識如何知道意識、意根」的心行,才可以被印證「開悟」。

平實導師《維摩結經講記》第二輯,頁267-270: 。

接下來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所有眾生的意根、意識在想什麼,想要瞞騙如來藏,永遠騙不過去;因為意識與意根所思所念,如來藏完全了知,沒有不知的。 …… 等到去禪三破參了,當場我就要考你,為什麼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你得要具體的說出來,為什麼祂知道眾生的意識、意根在想什麼? 你幫我證明瞭,我才幫你蓋金剛印。 …… 如果親證了,就可以當場現觀祂不像木頭石頭一樣的全然無知,所以祂雖然離六塵中的見聞覺知,但仍然有知,這就是本覺:只是祂的本覺不屬於六塵中的知覺,所以永遠不與貪瞋相應,所以叫作自性清淨心,又叫作阿賴耶識。

…… 所以這部經讓那些凡夫大師們恨死了,因為看來它的經文自身似乎是相對立的:知是菩提,又說不會是菩提。怎麼辦? 該怎麼以覺知心、離念靈知心來解釋它? 解釋不通啊! 因為靈知心意識是無法用來解釋這部經文的。但是等你悟到如來藏時,兩邊都通,這個如來藏可以有知,卻又同時不會六入。

蕭導師強調,沒有開悟的人,錯誤的大師,無法解釋這句經文:

《維摩結經》是佛門照妖鏡,一切錯悟之師,都不敢援引此經來印證自己之所悟一切六識論之邪見者,譬如應成派中觀見者及自續派中觀見者,都迴避此經的檢驗;或曲解此經,使經意偏離原意而符合其六識論邪見:故意以意識境界來解釋此經正理,取代為六識論之法義。

蕭導師深信只有他自己的開悟理論——尋找阿賴耶識的所在與功能——才能正確解讀這句經文。他認為《維摩詰經》這句經文就是「佛門照妖鏡」,是證明正覺的開悟是唯一正確的「鐵證」!

這裡面的誤會有多大?

首先,蕭導師如何證明「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裏面的「菩提」等於阿賴耶識?又怎麽證明「了眾生心行」意思就是可以感知前七識的「心行」?鳩摩羅什的翻譯不管多麽精簡,都沒有蕭導師幻想出來的語意。 一個具備讀經基本功的人,會研究語境解讀此句,不會斷句取義,穿鑿附會。

再者,只要比對查證一下不同譯本,就會發現蕭導師的解讀是一個妄想症產生的「低級錯誤」。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是鳩摩羅什的翻譯,前後句對仗工整,但是意思有欠清晰完整。

玄奘的翻譯:「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

具備基本讀經常識的人是不會看到「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就想象出原文沒有的涵義,但是如果有人習慣在經論裡面抓句子支持自己的開悟理論,不管不同譯本的差異,不管上下文的整體意思,鳩摩羅什的簡潔的翻譯就提供了曲解的空間。

之前在法義辯正文章裡面我已經指出,按照上下文的語境,句子中的「菩提」,明顯指的是成佛時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因地的阿賴耶識。詳細辯正請參考: 正覺法義辨正:「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指的是「第八識能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

成佛所證的大菩提(四智),當然可以「遍知一切有情所有心行」,因地的阿賴耶識可以知道一切其他有情的所有「心行」嗎,如果可以的話,請找個人來看你是否能知道他/她在想什麽?

《成唯識論》說的很清楚,因地的阿賴耶識只能分別三個對象:根身(自己的身體),器界(外在世界),與種子。其他有情的身體、心行不是因地阿賴耶識可以了知的。

這裡最諷刺的是,蕭導師自稱玄奘再世,竟然完全忽視玄奘的精確翻譯,硬要挑出鳩摩羅什的簡潔翻譯「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為自己背書,結果被玄奘的翻譯完全否定!

真正的「佛門的照妖鏡」是玄奘的忠實翻譯,照出來的是蕭導師的狂妄無知,還有整個正覺教團親教師的無知盲信。蕭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2007年出版,到今日沒有任何正覺親教師和明心菩薩發現這個錯誤,正覺教團也從未公開更正、改版、道歉。

為什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故意對其他譯本視而不見、誤導他人;二是,急於為自己的立場找經證,為了迎合自己的立場(我見! ),失去客觀的治學態度。

一個謙虛的修行人,看到一句似乎符合自己立場/體驗的經文,不會以為過去沒有一位學者大師讀得懂意涵,認定那是佛經裡面從來沒有被其他學人發現的「開悟秘密」。

這個低級錯誤只要謙虛一點,只要具備「讀經常識」,比對譯本,完全可以避免。 讀經粗疏武斷,不查證就著書立論誤導學人,批評其他大師,因果難以想像。 理解我們自身所知有限,理解讀經涉及的背景知識,學習態度才能謙虛謹慎。

下一篇繼續舉例說明一些經典翻譯的問題。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