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密意」的佛法

《戒律篇》(9):邪精進與無所得

《戒律篇》(9):邪精進與無所得

聖嚴法師菩薩行書法.jpg

1. 蘇格拉底學習法

最初打算寫關於戒律文章的時候有同修一直勸我不要寫,因爲戒律是一個複雜、敏感、而且具爭議性的問題,動輒被人拿來大做文章、攻擊詬病。書面的討論本來就很容易產生誤會,討論敏感議題牽動情緒,將自己的主觀情緒投射在文字上,誤會自然更多。

有些同修看到戒律文章底下的評論,擔心我被誤會、指責,首先,真的非常感激大家的關心和信任。其實,每次看到各位同修踴躍針對一個話題去發言討論我心裏都很高興,當然,我希望所有交流都是心平氣和,而不是爲了宣泄情緒或是藉題發揮。

佛法裏面每一個議題都需要大量閲讀才能獲得一個比較完整清晰的理解,不是幾篇短文就可以説清楚講透徹的。《戒律篇》是「沒有密意的佛法」系列的文章,在這個系列的序言裏面我强調過,寫文章不是要提供正確答案,而是希望促進交流、刺激思考、拓展知識邊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形式的優異之處,即質疑自己和他人。」我相信一位廣學一切的「菩薩」一定有自學的動力和能力,修行本身就是一種長劫的、持續不懈的學習過程,學習的重要一環,就是質疑我們固有的認知。

 

2. 討論是爲了學習尊重與包容

正覺的「僞戒律」——「說四眾過」、「謗法、謗佛」、「法毗奈耶」、「破和合僧」等等——屬於被動性質的思想鉗制,説清楚這些「僞戒律」錯在哪裏不難,困難的是重新檢視我們過去對戒律的認知和持戒的精神。

有人説:嚴謹持戒就夠了,持戒嚴謹一定沒錯,還要討論什麽?

如果所有人一致同意毫無異議的事情,自己看書學習然後照做就足矣。佛法裏面本來就有許多灰色地帶,戒律只是其中一個而已。戒律的爭議性在於南傳北傳的認知有差異,不同經論的説法並不統一,所以古往今來不同人必然有不同的解讀。既然我們是修學大乘的菩薩,心量寬廣開敞,就沒有什麽不能討論的。聽多幾種觀點、參考不同面向的資料,是爲了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想法和選擇。

我們一直自稱「菩薩」,認爲自己在修習智慧慈悲,難道尊重與理解不是智慧和慈悲的基礎和必備條件?如果我們現在面對的每一個衆生思想絕對一致、看法絕對統一,沒有絲毫歧義矛盾,那何需尊重和理解?難道不正因爲我們身處這個充滿複雜和兩難的世間,智慧和慈悲才特別有價值和意義,我們才更需要智慧和慈悲解決自己和他人的問題?

 

3. 正覺持戒的具體問題

持戒是很多同修都跟我討論過的問題,在這裏總結一些過去一年多我們曾經私下探討過的戒律問題。

問題1.:受戒目的不純正

當日我們被鼓勵受菩薩戒的時候,蕭導師和親教師將持戒説得很輕鬆——犯了就懺悔,菩薩持戒在於發心——但是到了後來,持戒變成許多人的心理負擔。許多同修連吃個「鍋邊素」都要去對眾懺,一點小事擔驚受怕,疑神疑鬼,以爲自己沒上禪三、生活不順、生病意外都是持戒不净所致(所謂持戒不净一般都是很瑣碎的事情)。爲什麽我們的持戒造成這麽多困擾?

許多學員,尤其是大陸地區學員在非常倉促的情況下學戒,對戒律的精神誤解多於理解。如前面幾篇文章所説,菩薩發心成佛是爲了利益衆生,不是爲了自己消業障、自己有福德、有護法神保護、上禪三開悟、或是爲了拉人去受戒自己有大福德。正覺同修會鼓勵大家受戒、將受戒變成錄取禪三的必要條件,過度强調受戒對個人的利益,這些做法,必然導致大家受戒動機不純正,出發點偏差,帶有强烈的功利性,背離菩薩受戒持戒的原則和精神,持戒難免煩惱一堆。歸根究底是我們對戒律的理解不完整、不清晰、不正確。

問題 2.: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他人

菩薩持戒目的是為度衆生、培養慈悲、清净自己的内心,在團體和社會層面增進和樂共融,令世間人對佛法生起意樂和信受心。換句話説,菩薩去受戒不是爲了可以拿著「上位菩薩」或是「開悟聖人」的身份去當道德督導,或是自恃持戒清净就去説教他人、規範他人、約束他人、甚至威脅他人、舉發他人、恐嚇他人、懲罰他人,這種持戒不但沒有利益衆生,沒有增長悲心,反而增加控制欲、權力欲、我執、慢心等種種染汙心行,有違菩薩持戒的精神與目的。

問題 3.:不參考其他菩薩戒本

《梵網戒》只是大乘菩薩戒本之一,其中許多戒條明顯是為出家眾所寫,内容有多處不符歷史之處,也沒有梵文原本為基礎。比較《梵網戒》與《瑜伽戒本》,後者不但是未來佛彌勒菩薩的教導,是玄奘大師所翻譯,有梵原典為依歸,其内容明顯更能體現「三聚净戒」的精神,不拘泥于戒條的表相,注重菩薩道慈悲為他的宗旨,整體來説更正統也更適合現代人受持。

問題 4.: 《梵網戒》戒條與現代人生活不銜接

《梵網戒》很多内容是為出家眾建立,所以很多戒條與我們生活不接軌,比如不能下棋游戲、欣賞音樂這一條,另一方面,《梵網戒》的戒條著眼具體的行爲,比如「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缺乏彈性和靈活度,到底正覺同修會有幾位菩薩遵循這種戒條,如果嚴格遵守,我們如何在世間生活?《維摩詰經》裏面的維摩詰大菩薩,是一名在家居士,他如果遵循這樣的戒律,要如何度眾?

問題 5.: 爲什麽玄奘再世的蕭導師不採用《瑜伽戒本》?

《瑜伽戒本》的殊勝之處,聖嚴法師在其論文裏面解釋得非常清楚,如果蕭導師是玄奘再世,是《瑜伽師地論》的譯者,怎麽會棄《瑜伽戒本》不用竟然選擇《梵網戒》?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和見聞,有兩個可能:1.蕭導師雖然在農禪寺學過法,所學有限,當初可能根本不知道《瑜伽戒本》的存在,也不知各個菩薩戒本的差異;2. 正覺教團的「體制」與《瑜伽戒本》不相應。如果依循《瑜伽戒本》的標準,正覺教團標榜自己為全球唯一正法,公然造神,言語之間炫耀神通異能,以此吸引信徒,賣書謀利(販賣100塊人民幣的「導師斷句」的《成唯識論》),加上法主與親教師説法上課寫書,言語間經常惡言毀謗貶損解脫道聖人、以及古今學界教界大德,説出「全世界唯有我讀得懂《成唯識論》」這種狂言妄語,正覺教團本質上是長期在身、口、意三行方面,都數數毀犯《瑜伽戒本》四重戒之一的「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戒。

不但教團如此,這種「唯我獨尊」、「自讚毀他」,所有學員不多不少都有所沾染熏習,嚴重的人更是打著正法旗幟肆意惡言評論他人,引起兩岸佛教界人士的强烈不滿。這樣的操守,如何以身作則,發揚彌勒菩薩所傳授教導的《瑜伽戒》?

問題 6.:菩薩戒不是正覺教團的「執法法規」

持戒的重點是管好自己的同時利益他人,佛教團體秉持的是六和敬,一切成員地位平等,沒有特權階級可以拿著菩薩戒作爲密探小組和警衛隊的執法法規。

最近這一兩年正覺變本加厲,懺悔大小犯戒事相之前,都要去請親教師判斷有沒有犯戒,從古至今,不論出家在家團體,都沒見過如此教條不便的戒律監督制度。個人犯戒要與親教師小參,如果被舉發到戒律院,要接受審訊,他人無憑無據的一句話就可以讓你被盤問多時,盤問過程還要被錄音存檔。

即使是出家僧團,其成員也是為了解脫自願學法持戒,僧團中沒有個別人有高人一等的特殊身份和權利,對於犯戒者的處分,也不是强迫性質。出家共住的僧團尚且如此,在家居士學法的團體,爲何有「密探組織」和「執法機關」以菩薩僧團「羯磨僧」的身份,隨意盤問調查學員的隱私,對學員判決處分?這些執法者和裁判者本身的裁判權由何人賦予,他們的私德又由何人監督?正覺教團鼓勵學員受菩薩戒,是否就是爲了用菩薩戒和戒律院的權威控制學員,恐嚇大家言聽計從,為正覺服務?如果教團本身的體制就違背衆生平等的原則,建立「上位菩薩」階級、視學員為隨意差遣、必須絕對服從的「私有財產」,可以被教團監控調查,侵犯隱私和人權,這種教團德行有虧,有何資格以戒律之名懲處學員?

問題 7.:關於素食 (回應之前幾篇文章的一些評論)

  • 持戒掌握精神而不是戒相

持戒的精神是修正自、己利益他人,這是大原則。素食是對愛護衆生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你堅持素食而造成家人、朋友、同事的困擾,或許應該考慮采取折衷平衡的方式;再者,佛法裏面也强調飲食適當,否則身體不適、四大不調,只會障礙修行。所以,隨順親友、吃鍋邊素、不慎吃到含有動物成分的食品,爲了身體健康食用非純素的藥食,出發點不是你因爲貪圖美味故意殺生害命,無需因此恐懼不安。

  • 慈悲是一個整體性考量,不是單看素食與否

素食很好,但是不要將素食的功德無限擴大,變成佛弟子慈悲護生的唯一表現和準則,忽略其他傷害衆生的行爲。《瑜伽戒本》的四重戒以及許多輕戒都是針對忿恨、嗔恨、傲慢、不感激、不恭敬這些行爲,可見其重點是要求菩薩對衆生慈憫愛護尊敬。很多人嚴守素食戒條,但是往往忽略《瑜伽戒本》中這些教導,以爲貪圖肉食斷善根,忘記嗔心慢心同樣斷善根。

所以,切勿拿著一部經,以素食與否作爲衡量慈悲的唯一標準,他人同樣可以拿著另一部戒本的另一套準則來衡量我們。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比如有些人持菩薩戒,每日爲避開葷腥傷神耗時,甚至與親友爭執,雖然素食做到滿分,但是平日待人傲慢無禮,言語刻薄,五毒俱全、我見俱在。這樣持戒的人,是由衷地以慈悲心善待衆生,還是貪圖素食的功德?這樣學佛是否本末倒置?

  • 「持齋」不是素食嗎?

佛陀教導的「持齋」,「持」就是「受持、遵守、保持、堅持」的意思,不是「吃齋」或「吃素」,而是在每天特定的一段時間裡面除了飲水喝水和治病服藥之外,就不再吃任何食物了。因為在過去的印度佛教和早期佛教裡面,以及在今天的南傳佛教界裡面,所謂的「齋」就是「過午不食」的意思,就是只要時間已經過了每天中午,佛教界的出家僧眾和在家弟子們就不再吃任何食物了。

  • 吃三净肉有沒有業報?

吃三净肉不妨礙解脫道的修行,這一點從《阿含經》的教導可知,對於解脫道的修行人,即使貪圖素食的美味也是貪,至於吃三净肉具體有什麽因果,唯佛能知。關於有業無業的問題,食肉確實殺生造業,但是我們在欲界生活,各種事業都免不了直接間接傷害有情,即便是素食也不可避免殺生害命。從某些環保團體的角度看,我們大量散發傳單和結緣書、大量印書買書而不選擇網絡弘法,難道不是傷害生態環境的行爲?菩薩在人間修行,無法避免有業(不管是共業還是個人的業),個人認爲重點在於權衡輕重,從整體考量,看自己的清動機發心。

 

4. 五度為盲、般若為導——持戒必須依止正見

上面正覺同修會的持戒問題,反應的是正覺佛法嚴重背離般若正見,在法義上和制度上都是加深執著,培養「有所得」。

持戒的問題和之前在《正覺的反思(8):福德可以換開悟?》一文裏面討論過的内容非常類似。佛法裏面的五度都是以正見和智慧為依止——二乘所證的智慧是「人無我」,大乘所證的智慧是「法無我」。如果持戒不是以這兩種智慧為依止,不論如何嚴謹,也不是在學佛法,而是學外道法。

《長阿含第二一梵動經》有這樣一段經文:

「比丘們! 一般凡夫,都只從一些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儉樸嚴謹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積財物等來讚歎如來而已,不能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這一方面來讚歎佛陀。只有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來讚歎,才是真正如實的讚歎如來。 」

有位師兄在《長阿含經》卷14找到兩段類似的經文:

「比丘若稱譽佛及法、眾僧者,汝等於中亦不足以為歡喜慶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歡喜心,即為陷溺,是故汝等不應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緣威儀戒行,凡夫寡聞,不達深義,直以所見如實讚嘆。」(CBETA 2020.Q1, T01, no. 1, p. 88c13-18)

此是持戒小小因緣,彼寡聞凡夫以此歎佛。」(CBETA 2020.Q1, T01, no. 1, p. 89a14-15)

爲什麽佛陀將我們經常引以爲傲的「持戒」稱爲「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小緣威儀戒行」?

佛世的時候,素食苦行的外道比比皆是,他們持戒非常嚴謹,但是因爲沒有「無我」正見,無法斷煩惱、破我執,脫離輪迴,只能在人天乘裏面流轉,所以通達佛陀深奧微妙的法教,才是對佛陀真正的讚嘆」。

在討論素食問題時,提到提婆達多的「提婆五法」被佛陀直接否定一事。提婆達多持戒精嚴、禪定神通高强、博聞佛法,廣受尊敬。爲何「提婆五法」被否定?

  1. 不切實際,障礙大多數人出家修行
  2. 與佛陀同時代的六師外道之一尼犍子所建立的耆那教,特重苦行,嚴守素食戒條,佛陀自身也曾苦行,但是苦行不導致解脫,所以不符合佛陀的教導
  3. 「提婆五法」著眼的是壓制欲望,而不是通過智慧淨化内心,得到「心解脫」,所以舍利弗批評提婆達多說︰「何不說法言︰比丘心法善修心、離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

上面舍利弗對提婆達多的批評,與迦葉佛在《臭穢經》(葷腥經)裏面關於什麽才是真正的葷腥的教導一般無二,修行不是看表面的食肉食素,是通過智慧遠離貪嗔癡,若無智慧,單靠戒律(和禪定)壓制欲望,煩惱只是暫時潛伏,無法斷除,遇到因緣的時候必然湧現。

提婆達多提倡盡形壽持守「提婆五法」,表面精進,究其心念動機,不是爲衆生得解脫智慧,是爲了標榜自己特別清净,以此獲得明聞利養,這種心態我見具足,持戒再好也是「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所得也只是人天乘的善果。

從《阿含經》裏面佛陀對正見的重視,以及《經集》中迦葉佛重心念多於素食的表相,就可見佛法裏面持戒從來都不是在於表相。

在大乘經論裏面也一樣,不論布施還是持戒,必須「以般若為導」,如果修習前五度沒有「般若智慧」作爲最高原則為其他五度「導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就會「群盲無導」,偏離佛法修行。

《大智度論》卷29:「複次,諸餘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不牢固。 如後品中說:「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無波羅蜜名字。」又如轉輪聖王無輪寶者,不名轉輪聖王,不以余寶為名。 亦如群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令至薩婆若【一切智慧】。 譬如大軍無健將,不能成辦其事;又如人身余根雖具,若無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無命根,則余根皆滅;有命根故,余根有用。 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則不得增長;得般若波羅蜜故,餘波羅蜜得增益具足。 」(CBETA 2019.Q3, T25, no. 1509, pp. 272c26-273a8)

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以「無所得」總持——一再强調以「無所得」的心境學習一切善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四攝事、四勝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羅蜜多如是六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如是五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樂,如是四種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淨戒法住如幻、如夢、如像、如響、如光影、如空花、如尋香城、如變化事想,於清淨戒不恃不著,於破戒惡不厭不取,由持與犯本性空故舍利子!如是名為諸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擐般若波羅蜜多大功德鎧。」

菩薩以「般若為導」,修六度救度衆生,般若智慧的精髓在於「無所得」,所以修一切善法都「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無所得是布施、持戒等五度的大前提。有所得必然有煩惱,有挂礙。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具擐六種波羅蜜多大功德鎧。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於六波羅蜜多相不取不著,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擐大功德鎧。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為欲利樂一切有情擐大功德鎧。」(CBETA 2020.Q3, T05, no. 220, p. 269b13-28)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持此善根,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一切智智,修般若時,雖護淨戒,而都不見持犯差別。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被淨戒波羅蜜多大功德鎧。」(CBETA 2020.Q3, T07, no. 220, p. 65b7-13)

如經中所説,沒有般若智慧,其餘五度無法成就,即使持戒也必然心生厭取、執著、驕慢、有分別、有所得,無論如何持戒修福,所修都是有漏的世間福德,與菩薩道無法相應。

 

5.邪精進與無所得

在正覺遇到過一些同修,對學法和開悟非常努力,勢在必得,一定要見性或是得禪定,或是非常在意自己能否修集大福德。他們非常精進,知見和功夫進步比其他人快,這種精進很少被否定,只會被讚許、被認可,但是進一步深交共事,發現很多非常精進的背後隱藏强烈的執著。沒有被觸發的時候,這些執著潛深藏不露,不易察覺。執著是系統性的,對一件事有執,對其他事情必然同樣有執,所謂執著,其實就是强烈的操控欲和主宰欲——心心念念一定要「得到」,心心念念一定要達到某種結果。很多人的精進沒有帶來解脫,反而伴隨著非常深沉的煩惱。

人性高度自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所得,往往不承認自己有所得,要看清精進背後的執著,需要對自己非常誠實,看看到底自己的修行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自己和他人的煩惱;是讓自己活得更輕鬆還是更疲累;是學會了智慧還是加深了愚昧;是變得更謙虛還是更自以爲是。

修行從來都不是要通過刻意造作得到果證、禪定、和福德,所有的修行都是除去煩惱,讓你本有的功德、禪定、福德顯現,這才是如來藏經論要强調傳達的要旨。我們一直說自己學如來藏法,其實如來藏經論説的就是「衆生本是佛」,本來具足成佛的潛能,蕭導師以前不是沒有提過這個道理,可惜法義和體制沒有與此看齊,所説與實際背反,修行無法緊扣「無所得」正理,自以爲做減法的時候其實不斷在做加法,增加執取。

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則不得增長—— 往錯誤的方向精進,精進的結果是增加對善法的執取,在佛法裏面稱爲「邪精進」。

關於「有所得」和「無所得」,最近讀到班迪達尊者在其著作《就在今生——佛陀的解脫之道》裏面的一段話:

第56頁:《經集》(Sutta Nipāta)中有一段佛陀對魔羅(天魔)說的話:「愛欲是汝第一軍,不樂第二軍,飢渴第三軍,渴愛第四軍,惛眠第五軍,怖畏第六軍,疑惑第七軍,偽善驕慢第八軍,恭敬、利、名譽,邪行得名聲(第九軍);稱讚自己,貶損輕蔑他人(第十軍)。魔羅!此是汝魔軍,黑魔之軍陣,無勇者不勝彼,獲勝得快樂。」

第87-88頁:第十魔軍:自讚譭他(Self-Exaltation and Disparaging Others) 我們對痛苦多少有些覺知,它出現在出生、活著與死亡時,生命中痛苦的經驗常常讓我們想克服痛苦,過得自由平靜。或許就是這個願望,或是對此堅定的信念,讓你翻閱這本書。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這個根本目標,會受到修行副產品的暗中破壞。我們曾討論名聞利養如何成為解脫的障礙,同樣的,魔羅的第十支軍隊:自讚譭他,也是解脫的障礙,這是一場禪修大師要面對的戰役。自我讚揚常在修行有成就時發生,這也許是一種持戒精嚴完善的感覺。我們可能會太自負,會不可一世的說:「看那些人,他們並未好好持戒,不像我一樣聖潔、清淨。」若發生這種事,我們就成為魔羅第十支軍隊的受害者了。這最後一支軍隊,或許是所有軍隊中最致命的一支。在佛陀時代,提婆達多就在它的影響下試圖殺害佛陀。他對自己的神通與在禪定上的成就感到自豪,然而當毀滅性的想法生起時,他失去正念,也無力防禦它們。

修行是一個净化内心、看清真相的過程,但是很多人修行一旦有某種成就的時候——比如修得禪定、持戒清净——自我膨脹,沾沾自喜、同時輕蔑他人,傲慢自恃,這就是爲什麽大乘二乘的經論和戒本裏面一再苛責「自讚毀他」,也是爲什麽「自讚毀他」在菩薩戒裏面是十重戒或是四重戒之一。

「自讚毀他」就是用我執和「有所得」心精進修行所產生的常見過患。 有所得是修行過程中的致命傷,當你忘記無所得這個大前提,越是用有所得的心精進,越快速墮落魔道,加入魔軍行列,欲求聖智反而下墮。

要做到真正的「無所得」,必須通過經論裏面教導的止觀方法實證「人無我」與「法無我」,菩薩實證「二無我」之前,在因地修六度時,也應該時刻隨順「無所得」,誠實地反省檢驗自己的修行有沒有被「有所得」的煩惱障礙染汙。

提婆達多的故事不止是一個破轉法輪僧、出佛身血的故事,提婆達多是一個用邪精進和「有所得」心精進持戒、精進修定的極緻例子,所有修行人都應該引以爲鑒。

 

 

關於戒律的推薦閲讀資料:

法鼓全集——菩薩戒指要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oc/01/01-06/index.php

法鼓全集——戒律學綱要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oc/01/01-03/index.php

聖嚴法師著 《律制生活》

內容簡介: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印度所制定的戒律,

  是否能適用於現代的時空環境?

  本書深入探討教制,從出家投師到日常飲食,

  提供現代人具體可行的生活依止。

聖嚴法師自言:「我是注重佛陀制定戒律的精神,不主張死守其全部的戒律條文。」古人弘揚戒律,以講說與註解為主;聖嚴法師則消化了大、小乘戒律的龐大文獻,提出問題、理清問題,使其簡易、通俗及實用。

書中二十八篇戒律議題,皆是佛教界經常提出的疑惑,例如:「出家與剃度的條件」、「做師授戒的條件」、「捨戒與還俗」、「比丘尼與八敬法」等。除了有嚴謹的戒律原典資料,更詳細說明古今律制演變的來龍去脈,並還原佛陀制戒的精神,讓戒律在現代時空找到適應之道。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