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章

蘇醫師:蕭平實錯解「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定義!

【編按:蕭平實如何錯解「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兩個名詞,早期就想過要寫一篇,後來太忙就忘記此事,難得蘇醫師費心在留言區對比正解跟蕭平實的錯解,非常感謝!文末附上佛光大辭典的詳細説明。搜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幾個名詞的時候,發現網路上(比如百度百科)有好幾個正覺同修會刻意植入的錯誤詞條,請大家務必注意。】

蘇醫師原文:

個人曾經不只一次提到:

蕭平實對於“三智{①一切智、②道種智、③一切種智}”的定義完全錯解!

導致: 自創{①總相智、②別相智、③一切種智(「全分」道種智)}名相!

無意間,看到本平台《好文共賞: 太虛大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釋義Dec 23 Wed 2020》,當中太虛大師的說法很值得一看!特摘錄如下:

============================

二 解經題

甲 分解

1. 般若

般若波羅密多,是梵語的譯音。般若義譯智慧,或單譯為慧,但與中國通常所謂智慧者不同,是專指從佛的出世法所生的智慧,在中國無相當的名詞來代替,故沿用原音,然在說明其意義時仍作智慧解。當知此種智慧不是“世智辯聰”的智慧,乃出世清淨智慧。諸經論中分為 ①文字般若,②觀照般若,③實相般若者:依文字言說所集成的經論教典,或聽講或讀誦所生的智慧,對於文義通達無礙,得其勝解者名文字般若。進而深思谛察,離文字語言之相,於一切心行中觀照實相之理的智慧名觀照般若。再由此觀照深造修習,一切語默動靜皆不離般若,由淺入深,由細觀而捨粗觀,所謂“以楔出楔”,達到一切法分別相盡,現前一念心光,契同 ①遍一切、②“無彼此、內外、是非、人我”之真如法性,名實相般若,亦名根本般若。

諸經論上又有將此般若智慧分為三種者:一、加行智,二、根本智,三、後得智。在暖、頂、忍、世第一四加行位中所修之智慧名加行智。此四加行皆是與定心相應的加倍的精進修行,由四尋思觀引發四如實智,進而親證諸法空性,名根本智。由根本智得達諸行如幻,修一切行,名後得智。此三智皆名無分別,故同屬於般若。其中最主要者,乃在根本無分別智,加行智時本尚有分別,以能引發無分別智故,“從「果」得名”,亦得稱為“無分別”智。後得智正分別世、出世間染淨因果,以從徹底通達一切都無分別的根本智而起,“從「因」得名”,亦得名為“無分別”智。

諸經論中復說有三種智:一、一切智,二、道種智,三、一切種智。一切智與上「根本智」相等,能遍知『「一切」法之「真如相」』故。道種智分別世、出世間、五乘、三乘道之染淨因果差別相,亦等於上之「後得智」。一切種智亦名一切相智,亦名一切智智,專指佛果之大圓滿覺智,念念中通達法性法相,化道斷惑之一切種也。地上菩薩“前念起一切智,後念起道種智”,未能 “一念中(同時並)起”,故尚未得此智,或云到八地以上能“空有雙觀”,乍得一切種智,然“一念中”通達性、相、事、理照了無餘,唯佛而已。佛名一切智智人,佛智即一切種智,故無一念中不明明了了知世出世間一切染淨因果。而道種智、一切種智皆以一切智為根本,一切智即般若自體。

依上來的分別,合古今所說,可攝為五重:一、勝解般若,與文字般若相當,對於大乘經論所明勝義空性,勝解無疑,方名般若。二、加行般若,依勝解之理,深思谛觀當下心境,以引發甚深般若,名加行般若,即上「觀照般若加行智」。三、正體般若,前二種皆為引發般若之方便,由勝解加行所引生之真般若,名正體般若,此與實相般若、根本智、一切智相等。四、方便般若,此與後得智、道種智相當,能分別了知一切因果,起上求下化之行。五、究竟般若,此與一切種智相當,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無上般若也。

扼要言之,何者般若?即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而無所得無分別之智慧,名曰般若。如勝解般若,即於經論文句中所詮表的諸法自性空義善能決了,名為勝解般若。乃至究竟般若,亦復如是。

編按:

====================================================

以上.

可知,蕭平實由於學力and/or IQ的不足,導致誤解進而杜撰“三智{①總相智、②別相智、③一切種智(「全分」道種智)}”這一名相,並以這個錯解到處解讀《經》、《論》, 甚至以這個錯解做為指導原則,而成為整個《平實教‧正覺宗》什麼“開悟次第”架構的總支撐。

請大家特別注意上述 :

“一切智與上「根本智」相等,能遍知『「一切」法之「真如」相』故。

道種智分別世、出世間、五乘、三乘道之染淨因果差別相,亦等於上之「後得智」。”

當中,加「引號」之處。

幾天前看完照世明燈痞客邦《空谷跫音–護持賢劫千佛》【正覺同修會-正覺電子報連載17-2】NOV 06 SAT 2021; 今天看完剛出爐的《空谷跫音–護持賢劫千佛》【正覺同修會-正覺電子報連載17-3】

(3). 混淆了佛法經論當中, ①“分別”與 ②“別相”這兩個概念,是《平實教‧正覺宗》的根本錯誤之一。

⇒⇒⇒①“分別”是與“無分別”對舉而言的;而②“別相” 則是與“總相”對舉而言的。

(4).《平實教‧正覺宗》一向把三智當中的“一切智(∈根本智)”與“道種智(∈後得智)”,分別誤解而一一對應於“總相智”與“別相智”,是一個嚴重錯誤!

個人對此,也曾經PO文批判過。重新稍作匯整如下:

===================================

[1]. 蕭平實對於“三智{①一切智、②道種智、③一切種智}”的定義完全錯亂!

不但望文生義,而且隨心所欲、信口開河,篡改並『重新定義』 “三智”為“①總相智、②別相智、③一切種智(「全分」道種智)”

[2]. 其實,『剋就“二乘”而言』的“① 總相智(∈普遍「理」「性」、「慧」眼)、② 別相智(∈特殊「事」「相」、「法」眼)”, 大約可以類比於『專指“菩薩”而言』的“①道智、②道種智”。

[3]. 其中:

①道智(一切智):指的是“屬於『「根本」無分別智』”的、是“『「根本」無分別智』所攝”的。這,當然,是“屬於(∈)”『「總相」智』,但是,並不“等於(=)”『「總相」智』。

②道種智:指的是“屬於『「後得」無分別智』”的、是“『「後得」無分別智』所攝”的。這是既可以“屬於(∈)『「總相」智』”、也可以“屬於(∈)『「別相」智』”的。但是無論如何,並不“等於(=)”『「別相」智』。“後得智”並非“「只」緣『「別」相』”,大可以“緣『「總」相』”。《攝大乘論》等又說“後得智”能思辨分別一切事物的「特性(別相)」與「共性(總相)」,能觀察各類眾生的素質差別而為他們說法.{《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下):P.822.》

[4]. 由於蕭平實對於“三智”的定義錯誤,並且將《成唯識論》之“『相』見道”的“『相』”字,望文生義地想像而直接狹隘地鎖定為“『別』相”的“相”; 更因此而說什麼:“在善知識之授受教導下,七住以上之三賢位菩薩依二轉法輪之般若諸經,修習般若之『「別相」智』,此即大乘『相見道「位」』之「後得無分別智」。”

[5]. 雖然,“『相』見道證唯識相” 是沒錯,但是,《成唯識論》之“『相』見道”的“『相』”字, 其實是“類似、仿效”之意。{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考《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下):816-819.》、《演培法師‧成唯識論講記(第五冊):P.102.》的說法.}

[6]. 因此,個人以為:剋就《成唯識論》所說的“『見道』位”而言,當中“『相』見道”之“後得智”,其實還是屬於“總相智”,並非“別相智”;至於“『修道』位”當中之“後得智”, 有的是屬於“別相智”、 有的則是屬於“總相智”。{換句話說,雖然同樣都是“後得智”,但是還是有“總相智”與“別相智”之分別的.

⇒⇒⇒《攝大乘論釋》: “『根本智』不緣境,如『「閉」目』;『後得智』緣境,如『「開」目』”,⇒⇒⇒緣境,當然可以『緣「別相」』、亦可以『緣「總相」』。 “緣「總相」”,例如: “緣「真如」”、”緣「苦、集、滅、道」”、”緣「空」”、……等等。}

[7]. 也正由於蕭平實錯把“『見道』位”之“『相』見道”,當成是對於『“別相智”的修習』~『“別相智”的修習』是耗日費時的(甚至一路延伸到“『修道』位”當中),當然不可能「在剎那剎那之間完成」。

因此蕭平實又無中生有地杜撰增設一“相見道「位」”。這一莫須有的「階位」, 修行時間竟然還佔了『三賢位』“後23/30” !?

⇒⇒⇒請特別注意: 『「相」見道「位」』這一位階,也是蕭平實憑空想像杜撰出來的!!!

[8].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蕭平實錯把“「真」見道位”設定在“第七住位”、然後增設一“相見道「位」”,用“『三賢位的「後23/30」”的這一段長時間去“完成”什麼“具足『相』見道所需的“別相智”的修習”云云,最後,才進入「初地通達位」。

⇒⇒⇒換句話說,把“見道位”隨意切割成“①『「真」見道「位」』、②『「相」見道「位」』、③『「通達」見道「位」』”三階段,正是蕭平實拿來自圓其說所導致的錯誤說法。

[9].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網路上(包括《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知乎》、……等等),有關於“總相智”、“別相智”的說法,很多是錯誤而混淆的!都有《平實教‧正覺宗》刻意篡改法義的痕跡,請大家特別留意簡別之。

一般而言,“總相智”、“別相智”,大都是偏向於二乘典籍的傳統說法,被蕭平實拿來到處胡亂混用一番,而且藉助網路喉舌大肆宣揚,企圖瞞天過海、混淆視聽,真是令人不齒。

====================================

又,請特別留意:

[1].太虛大師對於 “一切種智”的界定是:

“一切種智亦名一切相智,亦名一切智智,專指佛果之大圓滿覺智,念念中通達法性法相,化道斷惑之一切種也。地上菩薩“前念起一切智,後念起道種智”,未能 “一念中(同時並)起”,故尚未得此智,或云到八地以上能“空有雙觀”,乍得一切種智,然“一念中”通達性、相、事、理照了無餘,唯佛而已。佛名一切智智人,佛智即一切種智,故無一念中不明明了了知世出世間一切染淨因果。而道種智、一切種智皆以一切智為根本,一切智即般若自體。”

⇒⇒⇒因此,重點在:於“一念中起” 「一切智」與「道種智」!

⇒⇒⇒不是“一起一落、一出一沒”地,各自在前念、後念當中,輪流分別先起「一切智」、後起「道種智」,

⇒⇒⇒而是 佛竟然能夠不可思議地於“一念中,同時並起” 「一切智」與「道種智」,因此才被稱為“一切種智”!

[2]. 蕭平實對於“一切種智”的界定卻是: 「全分」道種智

⇒⇒⇒這就表示,蕭平實就是望文生義地認為:所謂的“一切種智”,就是:把“一分一分的”「道種智」,通過修道,“慢慢地一分一分的湊足起來,直到把所有的「一個一個的道種智」100%完全加總起來成為『「全分」道種智』”,這個時候才被稱為“一切種智”。

這是個什麼樣的「IQ」與什麼樣的「學力」,才會把佛法扭曲成這個樣子呢?

⇒⇒⇒“一切種智”說的,明明是想表達出一種“一念「同時」俱起並現、一念「同時」雙照雙流”的專屬於佛果地的般若,卻被蕭平實望文生義地解釋為“所有的「種智」的『總和』”!???

⇒⇒⇒因此,個人斷言:蕭平實者流,非愚則誣!

 

 

編按:

網絡佛光大辭典對「三智」的説明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4%25B8%2589%25E6%2599%25BA.html

(一)指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釋三慧品所說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又作道種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智乃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天台家認為,此三智為空、假、中三觀所成,即一切智為空觀所成,道種智為假觀所成,一切種智為中觀所成。又依空、假、中三觀之義,別立二種三智,即:(一)別相三智,別教菩薩次第修習別相三觀,成就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習中道觀,了見佛性,成就一切種智,常住涅槃。(二)一心三智,不依別相之次第,融三諦於一境,即於一心而作三觀,故所發之三智亦於一心中證得,無前後之別。又華嚴經疏卷四亦舉出俗智、真智、中道智三智,其中真智即觀照真諦空理之智,相當於一切智;俗智即觀照俗諦諸法差別之智,相當於道種智;中道智不偏真俗二邊,雙遮雙照,相當於一切種智。〔大品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摩訶止觀卷三上、觀音玄義卷下〕(參閱「一切智」14、「一切種智」19、「道種智」5655)

(二)指菩薩地持經卷三方便處無上菩提品所說之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一)清淨智(梵 śuddha-jñāna),即觀第一義,斷除一切煩惱習,而離障無染之智;此乃如來之第一義智。(二)一切智(梵 sarva-jñāna),即了知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等一切法相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三)無礙智(梵 asavga-jñāna),又作無滯智。即於上記四種一切法相,發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假思量,了達無礙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此三智為三種般若中之觀照般若所攝,亦為一切種智所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九〕

(三)指楞伽經卷三所說之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一)世間智(梵 laukika-jñāna),即凡夫外道之智。凡夫、外道於一切法種種分別,執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二)出世間智(梵 lokottara-jñāna),即聲聞、緣覺之智。聲聞、緣覺修四諦十二因緣,能出離世間。然猶墮自共之相,以為有生死可厭,有涅槃可求。(三)出世間上上智(梵 lokottaratama-jñāna),即諸佛菩薩之智。諸佛菩薩觀一切法寂靜,不生不滅,得如來地,超出聲聞、緣覺之智。

(四)指外智、內智、真智。(一)外智,善能分別明了六根六塵之境、博覽古今、通曉俗事之智。(二)內智,善能滅除無明煩惱、心意寂靜之智。(三)真智,善能通達淨穢同體無別、萬物本自寂靜之智。〔寶藏論離微體淨品〕 p625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