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賞

  • 好文共賞:學佛、修行與佛學研究

    作者:Wen-Ning He   國內和海外的漢傳佛教四眾弟子裡面,我曾經遇到很多人信奉和持有這樣的觀念:那些從事佛學研究的人,都不是修行人,也沒有真正的修行! 一些沒有系統地聞思過佛法的在家人這樣認為;一些已經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們,也是這樣認為;甚至一些名山古刹的住持大和尚、老法師們,還是這樣認為! 這是漢傳佛教的真正可悲和可憐之處! 什麼是學佛? 簡單來說,就是選擇印度歷史上的那位在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周貴華《大乘兩宗派與三系》

    本文引自周貴華著《世界佛教通史. 第一卷 印度佛教》,頁449-453,簡單介紹大乘佛法幾個體系之間的差異以及其歷史源流。 佛法並非科學,可以簡單直接通過數學邏輯或科學實驗分析驗證。 今日學界對佛法的認知和理解,乃前人耗費無數心血、長期考證研究佛教歷史、典籍、文獻、哲思理論的結果,希望讀者瞭解佛法的繁瑣艱澀。   一  大乘宗派與大乘系 (一)大乘佛教兩大宗派 大乘佛教的興起與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佛教「第一因」之迷思

    很多佛教徒不禁會問,佛教談的業力、因緣、果報理論,都是涉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如果由前世的前世一直推論,那麼,第一世又是如何出現? 況且佛教一向以「無始時來」(from beginningless time)即無開始無終結的方式,以形容有情生命及世界的存在,到後來瑜伽行派建立「阿賴耶識」說明生生世世的相續不斷,如《阿毘達磨大乘經》:「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界」是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原始佛教的無我觀

    作者:陳瓊璀    (一)原始佛教對有情的分析──從五蘊觀察無常想能建立無我想  在《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中有說:當知為顯無我性義建立諸蘊(大正三十 頁五九三下)。 從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阿含經中,我們可以發覺,佛陀教導弟子對自我的觀察和反省,最初和最基本的就是蘊觀,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所有的經文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 蘊觀,就是當我們對自我的思考或者尋求的時候,如果以理性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無常、無我,大悲、大願——佛指舍利的啟發

      作者:釋昭慧 http://www.hongshi.org.tw/articleCview.aspx?nono=152 迎請中國陜西法門寺佛指舍利,這是台灣佛教界的一大盛事。就佛教徒而言,它是可資緬念聖德的一點具象依憑;就非佛教徒而言,它是重要的歷史文物;就台灣社會而言,在盛況空前的儀典與龐大的迎瞻隊伍之中,我們已看到了它的「新聞性」。就賭徒而言,星雲大師說得好:要依佛指舍利來求取明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魔性訓練」的根源問題:勇敢面對亂象, 鏟除尊卑意識,回歸佛陀的平等教誡

    作者:釋昭慧 【https://www.hongshi.org.tw/userfiles/epaper/hongshi%20pic5/408.html】   佛門中的「結構性問題」   每當佛門發生性醜聞時,我總不免被媒體訪談,或是受佛門同道要求,希望我能發聲。這兩天,媒體瘋傳中國佛教界的重大性醜聞,我當然也不例外地面對了同樣的課題。   由於受指控當事人A僧位高權重 …

    閱讀更多
  • 莊春江: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學佛的基本認識 第一章 佛法的特質 第三節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莊春江 編著 2001/5/1 初稿, 2016/8/8 更新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03.htm]   佛法中宗教的含意 什麼是宗教?一般的解釋,總是說宗教是利用人們對大自然與生命的無知,以及因無知所產生的恐懼,來勸善懲惡[1]、發展人神關係與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太虛大師《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二十九年八月在漢藏教理院暑期訓練班講── 一 前二期我對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述 乙 第二期的略述 二 第三期我對於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乙 理之實際及三級三宗 丙 行之當機及三依三趣   這題目講起來很廣,可分為三期說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則縮為二段:即前二期的略述和第三期的詳說。 一 前二期我對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太虛大師《佛法總抉擇談》

    ──十一年十二月作──   昔基師既著《唯識料簡》,于《法苑義林》複有〈總料簡章〉之作。 頃獲讀竟無居士之〈唯識抉擇談〉,十之八九,與吾意吻合無間。 然以之專談唯識一宗,雖無不可,而置之佛法總聚中,則猶須為抉擇之抉擇焉! 故今之〈佛法總抉擇談〉,即對於竟無居士之〈唯識抉擇談〉而作。 今作〈佛法總抉擇談〉,將以何為准據而抉擇之耶? 曰:依三性。 蓋三性雖唯識宗之大矩,實五乘法之通依也,故今 …

    閱讀更多
  • 好文共賞:太虛大師的《阿陀那識論》

    很多人問學佛應該讀什麽書。 以下這一篇是太虛大師整理的有關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的資料,詳盡且有條理,非常值得一讀再讀。 太虛大師整理了各類佛法體系、義理、心得的文章,適合學佛人閲讀,只是文言較多,請讀者務必耐心。 下面內文的粗體是筆者所加的注解。 附上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讓正覺瞭解,如果蕭導師對阿賴耶識的定義是對的,那太虛大師錯得也太離譜了。   《阿陀那識論》 ──十四年十一月在東亞佛教 …

    閱讀更多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