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的反思

凡夫的生死輪回和阿羅漢的還滅涅槃

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本文用《成唯識論》的內容解釋凡夫的生死輪回和阿羅漢的還滅涅槃

 

佛教所說的生死有兩種: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 這一篇主要討論分段生死。

 

佛教生死輪回的原理有各種說明方法。 譬如小乘經論用「十二緣起」,《中論》會用「戲論、分別、惑(煩惱)、業、流轉」來說明。

 

唯識學解釋輪回的機制有多種。 最簡單的是用「惑、業、苦」 (也稱「三雜染」)三支流轉說明,《成唯識論》卷八其中一段就是以「惑、業、苦」解釋輪回:

 

複次,生死相續,由惑、業、苦。 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 惑、業、苦種,皆名「習氣」。 前二習氣,與生死苦為增上緣,助生苦故。 第三習氣,望生死苦能作因緣,親生苦故。 [1]

 

能夠引發業的生成,與滋潤未來世新一期生命的煩惱稱為「惑」。

 

能招感後世生命的各種善惡業,稱為「業」。

 

「業」所引生的各種存在狀態果報,統稱為「苦」(三法印的「諸受是苦」、四聖諦的「苦諦」)。

 

「惑、業、苦」的種子都稱為「習氣」。

 

「惑」和「業」二種習氣,是生死輪回苦的「增上緣」,因為他們是説明生起三有存在的「苦」果。

 

「苦」的習氣,是生死輪回之苦的因緣,因為它能直接生起三有存在的「苦」果(是「苦」的親因,四緣中的「因緣」)。

 

在唯識學,生死輪回的流轉與涅槃解脫的還滅,皆依能持一切種子的第八識作為因果緣起機制的樞紐。 [2]

 

簡單來說,由於第八識是「種子識」,識體存有無量不同種類的種子,它能夠按照緣起法機制運作,比如當業種遇緣成熟時讓我們受善報或惡報,死後展現我們後世應該獲得的業報身。

 

做為「種子識」,第八識裡面儲存各種不同類的種子,與生死輪回有關的種子《成唯識論》卷8提到三種(其他類別與本文無直接關係,略過不提):[3]

 

a.名言習氣:名言種子,即一切有為法的各別親種(親因、四緣中的因緣),此類種子現行時,可以生起三界六道各種存在「苦」果的組成成分(心、心所、色法),但它們是被業種激發而現行,本身不主動引發善惡業果的現行。

 

b.我執習氣:虛妄執取我、我所的種子(「惑」種包含煩惱障種和所知障種,與分段生死有關的只是煩惱障種,此處以我執習氣總稱)。

 

c.有支習氣:能感召三界異熟(即「苦」果)的業種,此業種能引生善惡報的異熟果。

 

這裡需注意:《成論》此處的「習氣」和「種子」是同義字,此論其他地方或不同經論的界定中,習氣不一定等同種子,有時是指阿羅漢無法斷除、佛才能徹底斷盡的「煩惱習氣」。

 

「我執習氣」指的就是上述「惑、業、苦」中的「惑」種。

 

「惑」廣義指「二障」──煩惱障和所知障。 上文《成論》所定義的「惑、業、苦」的「惑」屬於狹義,指的是只與生死輪回或分段生死有關的「惑」,也就是煩惱障。

 

所知障不引生輪回,只障礙成佛。

 

煩惱障在《成論》中被分成兩類:「分別起」與「任運起(俱生)」,有時以「分別我執」和「俱生我執」代表。

 

「苦」是指善、惡業因導致的苦、樂果報的異熟果。 異熟果分兩種:

 

一、(真)異熟:一期分段生死結束時,前世的第八異熟識,死時滅已,後念的下一世第八異熟識(稱為異熟或真異熟)因引業而生起,作為前世善惡業成熟的總報體。

 

二、異熟生:新的一世出生後,由此世的異熟識中因滿業而生起前六識的苦、樂果報。 [4]

 

在因果鏈裡面,阿賴耶識是一個樞紐,但也是因果鏈其中的一環,因為它所含藏的種子是一切法出生的親因緣,但阿賴耶識本身也是七轉識現行作為因緣回熏以後所形成的果(此時稱為異熟識)  。 《成唯識論》卷2:

 

諸法於識藏  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  亦常為因性

此頌意言。 阿賴耶識與諸轉識。 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 攝大乘說。 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 如炷與焰展轉生燒。 又如束蘆互相依住。 唯依此二建立因緣。 所餘因緣不可得故。

 

異熟識的其中一個定義,是八地以上菩薩,由於斷除俱生我執,阿賴耶識舍阿賴耶名,改名為異熟識。 這其實是異熟識的狹義。

 

廣義的異熟識指阿賴耶識是有情的「總報體」,它念念生滅,一類相續。

 

每一刹那,七轉識做為「因緣」回熏阿賴耶識,改變當下阿賴耶識的種子內涵,然後作為「果」的下一刹那阿賴耶識,從自己的名言種子出生,這就是「互為因果」的道理。

 

正因為互為因果,才符合緣起法則。 也因此,阿賴耶識不能被理解為一切法的「第一因」。

 

 

煩惱障與業種如何引生後有?

 

阿賴耶識裡面有無量無邊可以引生善果或惡果的業種,但是業種沒有助緣(四緣中的增上緣)不會自己成熟招感「苦」果。

 

業種成熟招感「苦」果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a.在生時:過去世所造、眠藏于阿賴耶識的業種,遇緣會啟動相應的業種作用,導致各種苦、樂等報的「苦」果,此即上段所說的「異熟生」,引發苦樂果報的業稱為「滿業」。

 

b.死亡時:煩惱障沒有斷除的人,煩惱障做為增上緣能啟動成就下一世生命的業種成熟(潤生),引生下一世生命的總報體──第八異熟識(此處「異熟」的意思是「變異而成熟的果報」),引發異熟識的業稱為「引業」。

 

 

凡夫為什麼會輪回?

 

因為有我執,曆緣對境我們心裡會生起生氣、貪愛、驕傲等感受(煩惱、惑),引發身口意行,造有漏善業或惡業(業)。

 

有漏的身口意行(現行)會熏習阿賴耶識生成新的業種(有支習氣),儲存于阿賴耶識內(現行熏種子)。 業種是消耗性的,遇緣作用之後酬償因果、產生果報(苦)後就會消失。

 

剛出生時,作為總報體的第八異熟識(苦),雖然是無記性,不會造作善、惡業,但是帶著無始以來就有的俱生我執煩惱障種子,不斷現行的染汙末那,以及曆緣對境現行的有漏第六識(惑)及前五識。

 

這些現行除了回熏阿賴耶識生成八識的名言種子(名言習氣)及煩惱障種子(我執習氣),同時造作有漏的善、惡業行(業),生成新的業種(有支習氣)回熏阿賴耶識。

 

如此「惑、業、苦」種子源源不絕,三雜染的鎖鏈迴圈不已,使眾生輪回不斷。

 

一個沒有修行的人,他的意識和第七識無時無刻都與「俱生我執煩惱障」相應。 臨終時,煩惱障作為增上緣,啟動阿賴耶識裡面儲藏的善、惡業種的作用,引生下一世的「總報」異熟識體。

 

譬如一個善人,臨終時安祥過渡,不起顛倒或瞋恨心,不會導致惡業種子成熟;但他對於存在貪愛的俱生我執煩惱障會做為增上緣,引發下一世受報的善業業種成熟。

 

此善業業種作為增上緣,令阿賴耶識裡面的名言種子顯現為新一期生命的異熟識(總報體)。 新一期生命的七轉識和色法都是由這個總報體所出生。 這個引導有情去某一道投胎受生的業,稱為「引業」。

 

阿賴耶識分別根身、器界、種子。 一期分段生死的異熟識是一個類別的。

 

假如這個新的異熟識是天界的異熟識,它了別的相分(根身、器界、種子)與人類異熟識所了別的不一樣。

 

由這個異熟識因業種所引生的苦、樂果報,表現在前六識上,以異熟識中的前六識名言種子為親因(因緣)而現行,故稱為「異熟生」,作為助緣(增上緣)的業稱為「滿業」。

 

 

阿羅漢為什麼可以不再輪回?

 

阿羅漢證果時已經斷除煩惱障種子,阿賴耶識中二障只剩下所知障種子。

 

當阿羅漢還在生時,他證的是有餘依涅槃。 《成唯識論》卷10:

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5]

 

有餘依涅槃被稱為「有餘依」,是因為阿羅漢在生時,還有可以被「微苦」所依附的五蘊身存在。 阿羅漢的苦是「微苦」,不是凡夫的苦,因為他們身體可以有客觀的苦,心裡沒有主觀的由我執引生的苦。

 

阿羅漢死後,由於沒有煩惱障為增上緣令業種成熟,因此無法引生下一世的出生,因此可解脫于分段生死的輪回。 《成唯識論》卷10:

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6]

 

無餘涅槃的境界,連微苦所依的五蘊身也沒有了,因此一切因有為法所導致的苦永遠寂滅不生。

 

 

[1] 《成唯識論》卷8 (CBETA, T31, no. 1585, p. 43, b19-23)

[2] 《成唯識論》卷3:「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CBETA, T31, no. 1585, p. 16, a13-15)

[3] 《成唯識論》卷8 (CBETA, T31, no. 1585, p. 43, b2-14)

[4] 《成唯識論》卷2:「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 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恒審思量故。 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相麁故,及言顯六合為一種。 此三皆名能變識者。 能變有二種: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 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 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 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 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 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 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 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非謂一切。 」(CBETA, T31, no. 1585, p. 7, b26-c12)

《成唯識論》卷3:「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 謂眼等識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如電光等非異熟心,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彼命根等無斯事故。 眼等六識業所感者,猶如聲等,非恒續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 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 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不相應法,無實體故;諸轉識等,非恒有故。 若無此心,誰變身器? 複依何法恒立有情? 」  (CBETA, T31, no. 1585, p. 16, a16-25)

[5] 《成唯識論》卷10 (CBETA, T31, no. 1585, p. 55, b12-14)

[6] 《成唯識論》卷10 (CBETA, T31, no. 1585, p. 55, b14-16)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