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分享

禪定的所緣

禪定的所緣

calm-body-of-water-under-green-leaf-tree-2097124 (1).jpg

分享者:經圓師兄

編輯:大橘為重、琅琊閣

這是經圓師兄所講的第一課,直到最近才完成聽寫。有群友對經圓師兄自稱的禪定修爲很質疑,管理員建議不要發表。其實這些講課内容已經發表在YouTube和喜馬拉雅上,也有很多群友根據内容來練習。以下我簡略説明發表文字檔案的原因,以及閲讀時我給大家的一些建議:

  1. 有很多群友根據這些分享的内容練習,在正知而住和定力上有所提升,所以希望提供文字檔案,方便閲讀。
  2. 經圓師兄從未説過自己的認知絕對正確,他所分享的修定内容是個人實際操練所得的體驗,他也不自稱老師,與所有群友關係平等。不論是對他個人不認同,還是對他的分享不認同,都可以直接提出指正建議。如果單從一個「我不信任你,我自己沒練過但是我就是覺得你不對,我只認爲正覺的説法最可靠……」的角度否定判斷,有失客觀。
  3. 經圓師兄的禪定證量,我們無法直接檢驗,也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所説是否符合經教,他所分享的個人經驗對您的實修有沒有幫助。
  4. 經圓師兄認爲,避開談論修定,其實並不會打消很多人對修禪定的幻想和渴求,另外,之前有好幾位正覺學員講述自己修無相念佛出現的身體狀況,他個人也有類似體驗,所以提出來討論。對只聽過正覺同修會説法的人來説,這是一個值得比對參考的内容。
  5. 經圓師兄在接下來的「略說禪定」分享裏面强調,對求智慧的學佛人來説,應該修正知而住。
  6. 對修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閲讀廣超法師的《定慧之路》。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針對咱們從同修會里出來的師兄弟們,從「所緣」的角度講講應該怎樣正確地理解無相念佛的練習方法。當然還有從知乎來的、我以前的師兄弟們,也不用擔心,我今天分享的主要還是從所緣的角度去講,所以即使對無相念佛沒有瞭解、或者不想瞭解也沒關係,你聽一下也能説明你去理解在修禪定和止觀的過程中對於所緣應如何正確地去把握。針對這麼多不同地方來的師兄弟們,我先說一下我是怎麼安排今天的分享的。

我們會從不同角度來講「所緣」,方便大家理解什麼叫做「所緣」——止觀的所緣。

第一個是從內、外、上三緣的角度來講什麼是所緣。

第二是從《清凈道論》里總結的四十中所緣的角度講禪定的所緣。

第三從色和心的角度講。 第四從相稱的角度講所緣建立的過程和禪定的三大類。

講完前面這些內容之後,最後提一嘴無相念佛的所緣應該如何去把握和理解。

對於所緣,我認為最好的一個把握的角度是從內、外、上三緣來把握。 內緣、外緣和上緣來自於《瑜伽師地論》,在《瑜伽師地論》講到這三緣的時候,說得還不是那麼直白,比較隱晦,後來無著菩薩寫了一本論叫做《六門教授習定論》,無著菩薩寫偈頌,世親菩薩註釋。在這本論里寫到了禪定的所緣有哪些,分為外緣、內緣和上緣三大類。

如何理解外緣、內緣和上緣呢?

第一大類是「外緣」。

這個定義比較簡單:「外緣」主要指白骨、不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通俗一點解釋,就是你睜開眼睛,你能看到的東西直接呈現在你的境界裡,不是像腦子裡想一個粉紅色的大象那樣,而是通過你的五官能夠直接看到、緣到、感受到的、知道的——這一類的所緣就叫做「外緣」。 這個「外」不是在外面的意思,而是借助於你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感知的這些境界,以這一類境界作為心安住的緣,就叫做外緣。

比如白骨觀,你就要取一個白骨,然後把你的注意力投向它,所以它需要藉助你的眼睛。比如你要去念「om」這個音,你的耳朵會聽到這個音,它是有具象化的,借助你的五官去緣的。再比如青、黃、赤、白這些顏色,也是藉助你的眼睛去緣。這就叫外緣。

第二大類叫做「上緣」。

上緣是指未到地定至四禪八定的心境。這裡的「上」是相對的意思,是相對於九種住心來講的。大家可能不知道九種住心。我先講一下,按照天臺宗的劃分: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在粗心住、細心住以及散心狀態下,心的所緣是比較粗的,比它細一點的就叫做上緣,這個「上」就是「上境界」的意思,指未到地定和四禪八定的心境本身。

第三大類叫做「內緣」。

內緣就是指「意言境」,意言境太抽象了,用大白話說就是以真如、四聖諦、無相等等無量的以解脫作為慧所衍生出來的無量百千三昧,都是屬於內緣。比如空、無相、無願——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這一類的。再比如真如三昧、首楞嚴三昧等等無量的百千三昧,不管大乘的、小乘的,通通叫做內緣——以意言境作為所緣。

上面從內、外、上劃分了所緣的種類。 這裡提一句,無相念佛的所緣基本屬於上緣,來自同修會的學員可能會問,我怎樣才能把握這種上緣呢?這個會在後面講一下。

對於這些所緣,現在換一個角度來繼續講,方便大家理解。這裏解釋一下為什麼講所緣。所緣就是大家心去用功的方向、要把握的物件,如果這個不明白的話,於所緣沒有清晰的把握和認知,心其實是暗昧的,也甚至帶有猶豫的、不清晰的,在這種狀態下去練習修行是事倍功半的,這個在《瑜伽師地論》里也講過,對於所緣在暗昧狀態,把握不是很清晰的話,你的修行其實是非常非常不得力的,所以很有必要上來先明白什麼叫所緣,怎麼樣去把握所緣,才有後面所有的練習。如果對所緣沒有清晰、穩定、確切地把握的話,後面所有的練習是沒有辦法建立的。

【《瑜伽師地論》卷32:

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不分明,數習勝解其相闇昧;由是因緣,後所修習所有勝解,亦不分明;雖多串習而相闇昧。

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分分明,數習勝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緣,後所修習,轉復分明;雖少串習而相明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四十種所緣,這四十種所緣是《清凈道論》提出來的,我也放在這裡方便大家從這個角度來審視一下什麼是所緣。分幾大類:十遍、十不凈、十隨想、四無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這是南傳那邊一個口訣,方便你認知有哪些方法可以建立禪定止觀。「十遍」指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和光明想。在其他地方講十遍的時候,最後一個不是光明想,是識遍——識無邊處定,所以他們的十遍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和識。《清凈道論》把「識無邊處定」拿開,換成了光明想,把識無邊處定放到四無色定裡面,這個需要做一個瞭解。青黃赤白是眼所對的色,地水火風是身所對色,空是指空無邊處定,光明想是以白或者以火繼續去觀它發亮,留下那個光明,以光明作為所緣。 為什麼叫遍呢?這個需要入定才知道,叫遍因爲在境界中它就是遍滿的、沒有邊際的,這叫遍。

十不淨就是不淨觀,從屍體腫脹一直到最後完全壞爛什麼都不剩下,這個過程叫做十不淨想,有的地方叫做九想觀,分成九段。南傳把這個過程分成了十個階段,叫做十不凈,不是十種不凈,是整個不凈觀分成了十個階段,所以叫十不淨。在這個階段所緣就是屍體不同階段的狀態。青黃赤白是眼所對的,練習遍的時候先取一個小像,即一個圓形的、不大的、穩定的所緣,緣得很穩定后再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時還不會遍滿,特別是入到四禪後,你取的這個小像就會遍滿你整個的境界,所以叫做遍。 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就是你用青黃赤白作為所緣建立的禪定。 QQ群裡這個青色就是你從初禪修到四禪的所緣,修到空無邊處定以上是沒有色法的,所以青遍是不能上到空無邊的。

十隨想是佛、法、僧、戒、天、施、寂滅、死隨念、三十二分身念、安那般那(數息),以這個建立十種隨想——佛隨想、法隨想、僧隨想等等。念佛就是屬於佛隨念,也就是佛隨想裡面的一種。諸位所理解的不管是持名念佛、還是觀想念佛、觀相念佛等等都是屬於佛隨念的一種。廣義的佛隨念是一個倒裝句,就是隨念於佛,隨念於佛的什麼呢?無量的功德,不是佛的名號,佛的名號只是隨念於佛中的一種,換個角度說,佛隨念其實是一大類禪定方法的集合和總稱,如果把它展開,就有很多種念佛的方法,這個到最後結合大家所熟悉的無相念佛來說一下什麼是佛隨念,怎樣建立佛隨念。

接下來四無量是「慈、悲、喜、舍」——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如果二月份聽過我的課【指千聊禪修課】,應該知道我專門講過慈無量的練習方法。慈無量是四種無量中最開始的一個方法,學會了慈無量其他幾個也都會了,並且慈無量在三禪最圓滿,如果大家有三禪的功夫去學慈無量,就會知道慈的所緣,和慈無量的所緣怎樣去把握。

接下來是四無色定。四無色定包括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無色定就是一個念頭,你要對這個心念有一個把握。四無色定的空無邊處定就是以四禪作為基礎,然後作意把色法去掉,不用緣任何的色,這時你會得到一個無邊浩大的境界,只有空,這個空其實是一個空的心念,這就叫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的所緣就是這個心念。再一轉念,空怎麼來的呢?是因為有識,有識在支撐著這個念頭,所以一轉念馬上就能到識無邊處定。空無邊到識無邊並沒有定力的提升,只是認知的轉變。你繼續去審視,這個識從哪裡來,可不可以去掉?是可以去掉的,當作意去掉識本身之後,就安住於心能見的能力上面,而沒有任何境界可言,這就到無所有。最後把無所有也去掉,你的境界中想的能力被制止住了,心取相的能力被去掉,只剩下心對境界、對自己現在狀態的審視,這時就叫做非想非非想。所謂「非想」就是想的能力沒了,整個境界就像果凍一樣凝固住了,這就叫非想。「非非想」就是你還知道這個狀態,你還有這一絲的想的能力,這就叫非非想。這就是四無色定的所緣。你要知道從這個角度去把握四無色定的所緣就是四個念頭而已,其實包括四禪也是這樣,其實就是四種不同的狀態、四個不同的念頭,把握住的話你就能在一二三四禪中進行遊走,上下跳躍,練習住和跳。

一想一差別是指食厭想和四界差別觀。食厭想主要針對貪一類的,四界差別觀主要針對慢。在南傳用的是四界差別觀,它只是針對色法本身來進行觀,四界就是地水火風,觀一切法皆是地水火風,做四界的平等觀,這樣就能去除慢,這個主要是針對色法的一個觀。在《瑜伽師地論》里講界差別觀時是用的六界差別觀,還要加上空和識來觀。所以六界差別觀從所緣的角度來講,和六入觀、五蘊觀、十二處觀是一樣的。所以要這樣去把握所緣,所緣的大和小得非常清楚。南傳的四界差別觀只是針對色法,它沒有觀心法,沒有空也沒有識,而《瑜伽師地論》裡面講的六界差別觀是包含了心法的。色法加上心法就會瞭解,這個跟五蘊觀、四念住、六入和十八界觀的所緣是一樣大的,乃至對於從百法明門、千法明門觀到的所緣是大小一樣的。如果有朋友不知道什麼叫百法、什麼叫千法,沒關係,能聽懂哪分就算哪分。來聽我分享的人什麼程度都有,有比我厲害多了的大佬,也有可能三皈依都沒做的小弟弟,沒關係,能聽懂哪分算哪分,我盡量講得通俗一點。

講完了南傳的四十種業處,也就是所緣後,我打算換個角度繼續講四十種業處,就是用色和心的角度。 一切法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比如我可以把一切法分成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可以把一切法分成色、心兩種法,對於所緣,我這裡按色和心簡單分成兩類。以色法作為所緣的比如十遍、十不凈、食厭想、四界差別觀;以心法作為所緣的就是四無量、十隨念、四無色。不管你在練習做觀還是修定的時候,你要去理解和把握你選擇的所緣是屬於色法還是心法,或者有時是色和心都有的,我這裡分得簡單粗暴一點,分成色心兩法,有些所緣是色和心都包括的,這裡就不做過多的展開,這裡只講講遠離,更過的細節和道理需要您自己下來多思考一下。

我從色心的角度把上面的四十種所緣分了一下,為什麼這樣分呢?這是一種觀察和學習的方法,我是學唯識的,唯識裡面有很多分類的方法,為什麼要這樣分類呢?同樣這些所緣用不同的方式去分類,就多了一個認知的角度。

舉個例子:五蘊觀、六入觀和十八界觀的所緣是一樣的,都是圍繞一切法來展開的,五蘊觀的色只有一個,心所有三個——受、想、行,最後一個是識,所以這個是略觀色法和心法,展開觀心所。六入觀是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和意入,這是詳觀色法,略觀心、心所。而十八界觀就是眼耳鼻舌身類似於六入的方法,然後再展開成根塵觸三界,這種觀法就是詳觀色法和心法,略觀心所法。

這些方法還是針對一切法,彼此的開合、衡量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通過這樣的開合和各個角度的觀察,方便你去把握一切法,因為不論五蘊、六入和十八界,它所緣的對象都是一切法,基於這個角度就把所緣用各個角度進行開合,方便你從不同角度來把握,這裡用了色和心的角度來做展開。色法比如十遍、十不淨等等,心法有四無量、十隨念、四無色。

如果聽起來比較抽象、不明白,也沒關係,因為學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下面從另一個角度——相稱的角度來理解和把握所緣。

「相稱所緣」是在《瑜伽師地論》卷27講到的,什麼叫「相稱」,就是匹配的意思。很多地方都會講到,佛法其實是一個葯,比如拉肚子,要吃治拉肚子的藥才是相稱的、匹配的、對機的,但如果去吃治頭痛的藥,那個雖然是藥,但是它可能不適合現在。對於所緣的安立和選擇,一樣有這個問題,叫「相稱所緣」。你現在安立的所緣一定要和你現在的狀態匹配,如果不匹配修行起來困難蠻多的,何以見得? 下面詳細說一下。

【編按:《瑜伽師地論》卷26:

「諸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或樂淨行或樂善巧。或樂令心解脫諸漏。於相稱緣安住其心。於相似緣安住其心。於緣無倒安住其心。能於其中不捨靜慮。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謂彼比丘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癡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頡隸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麁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麁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CBETA 2019.Q2, T30, no. 1579, p. 428a5-28)

基於相稱所緣要說三個點:凈行所緣,善巧所緣和凈惑所緣

淨行所緣中「淨」是清靜的意思,「行」是行為,把你的煩惱清靜一下的這類所緣叫做凈行所緣。換個詞就是「五停心觀」,如果大家熟悉天台的話就知道,這是在講五停心觀。我們根據煩惱的偏重大概分成七大類:貪、嗔、愚痴、慢、多尋伺、什麼煩惱都特別多、什麼煩惱都不多。針對這七大類可以用凈行所緣來進行匹配。

比如貪比較重的人,應該用不凈想來建立所緣。嗔比較重的人,應該用慈憫就是慈心禪來建立所緣。如果是比較愚癡的人,笨笨的,想問題想不過來,很多問題不好理解,這類人應該多做緣起觀,以緣起作為所緣。 如果慢心比較重的人,自己得了一點點法就去輕慢別人或者認為自己和別人差得不太多,當你跟別人一樣的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如果你別別人厲害一點,你就會認為自己比被人厲害很多,總之要增上一點點,這都是慢,如果有這些煩惱的人,他建立的所緣應該做平等觀。

這裡講到「界分別觀」,意思是你看誰、看什麼都只是四大或者六界,比如看杯子是地水火風,看人也是地水火風,不管是有錢的、沒錢的,有地位的、沒地位的,有智慧的、沒智慧的,都只是地水火風空識而已,誰跟誰都一樣,沒有高下想,這就叫平等觀,這就能除慢。

如果是多尋伺的,腦子一刻都不安寧,走路都是蹦來蹦去的,心神不寧,想問題時別人還在答或者還沒答完呢,他已經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上去了,這類就叫多尋伺。對這類人其他所緣都不是特別適合,得用安般這個法門,也就是數息。要把心神穩定在緣里,比如給他一個操場,他肯定會在操場里跑來跑去,如果給他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他就會適當地安靜下來,安般就是這個原理,先給你一個稍稍動態的所緣,前面的不净、慈憫、界分別的所緣都是靜態的,安般的所緣是動的、有起伏的,相對於以前完全遊走、散亂的心,現在稍稍收攏一點點,當你的心能在收攏的小範圍之內做安住時,就再收攏一點點,進步后再收攏一點點,這就是安般法門建立的原理,針對多尋伺的一類。

這就是我們在修止觀的過程中,煩惱偏重貪、嗔、痴、慢、多尋伺時,應該選擇與自己煩惱相稱的所緣,如果選擇錯誤,久修而不得進步。我是屬於嗔比較重的人,就不能修不净觀,不僅不相應,還會產生很多副作用。本身貪比較重,去修慈憫觀,比如我是男性,針對漂亮的女性去修慈憫的話,是很容易滋生情慾,這種方法就不是特別對機。在選擇相應的方法時,要考慮你煩惱的偏重和所選的所緣是不是相稱。

關於相稱,還有另外一重道理。剛剛拿安般講大和小,如果你的心力很弱,不能把握很微細的所緣時,你的所緣一定要粗一點,和你現有的專注力相匹配。 舉個例子,一歲的小孩能抓蘋果,但是如果你給他一根針,他是抓不住的,針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就太細了,把握不住。把握就是一直拿著。小娃娃連針在哪兒都不知道,更別提拿著它了。但是給他一個大一點的玩具,他的手剛好能夠握住,這個能夠握住的東西對於一歲的娃娃來說就是想匹配的,過大的拿不住,過小的也拿不住,這個非常非常關鍵。

無相念佛在這裡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所緣安立得過於微細,所有人上來都不好把握這個所緣。把握不住怎麼辦,就會緊張,所以有人練了之後得腦瘤,有人因為把握不住所緣,所以就是昏昏沉沉一片,不知道哪個是所緣,是模糊的、猶豫的、不清晰的。後面我會講無相念佛的所緣在哪個位置,為什麼不能很好地把握。 針對凈行所緣和相稱所緣所講,當你上來修行的時候,你所建立的所緣一定要和你的煩惱相匹配,或許有人會問,這幾個煩惱我都重,或者都不重怎麼辦? 沒關係,如果煩惱都重的話,就隨取一個;如果這些煩惱都很少,一般推薦安般,因為安般念【出入息觀】和不凈觀被稱爲「二甘露門」,一般推薦安般念,如果貪稍微重,就推薦不淨觀,它們有一定的普適性。

總結一下,你建立的所緣要跟自己的煩惱相匹配,要跟自己注意力水準相匹配。以把人關起來比喻把心收攏,給你一個操場的話,是關不住人的,人會在那上面遊走。假如給你一堵牆讓你看,你的注意力會在牆上游走。但假如讓你看手指上面那一截,你的注意力就很容易集中起來,不容易遊走。如果我讓你看手指指紋上的一個溝,這就太過於微細,完全把握不住,所以你會非常用力、非常費勁才能看到,甚至看不著它,這種所緣就是對於你現在的專注力來說不匹配、不相稱的。很多人練無相念佛沒效果的原因也是在這裡,它的所緣是屬於上緣一類的,你的定力不足以把握它,上來就去修的話,失了方便,沒有準確理解相稱所緣這個問題。

後面第二個所緣就是善巧所緣,其實前面提了一嘴,什麼叫「善巧」?蘊善巧、入善巧、界善巧、緣起善巧和處非處善巧。這是斷結證果用的方法,觀的所緣是什麼呢?如果想斷結證果,那要做五蘊觀、六入觀、十八界觀、緣起觀和處非處觀。「處非處觀」是在緣起觀上面的一個延展,粗暴簡單點理解可以算緣起觀一類的。想要做觀,要以什麼作為所緣呢?就是五蘊、六入和十八界。 五蘊、六入和十八界是一個意思,五蘊偏重說心所法,就是受想行三蘊。六入也叫十二處,是六對法,它偏重色法,色法展開得非常多,心、心所略在一起,只是一個意入,對色法方面執取比較重的人,建議用六入觀來觀。對於心所法執取比較重的人,建議用五蘊觀。如果對於這些都比較平等地執,或者平等地不執,十八界觀或者五蘊觀都可以,和前面凈行所緣根據煩惱的偏重來建立所緣是一樣的

有人說這個跟四念處有什麼關係呢?四念處就是在五蘊觀基礎上把行蘊和想蘊再合併建立法念處。四念處是身受心法,身念處對應的是五蘊觀的色法,受念處對應的是五蘊觀的受蘊,心念處對應五蘊觀的識蘊,法念處對應五蘊觀的想蘊和行蘊,所以四念處的所緣和五蘊的所緣是一樣的。

這就是從所緣的角度去把握一切止觀,當你知道什麼叫所緣,知道它是怎麼樣建立的、開合的,你就能從這個角度去把握止和觀這個方法本身。這就是善巧所緣,通過善巧所緣的建立去分析和把握,知道所有觀行的方法和建立原理。這裡的善巧所緣、淨行所緣和淨惑所緣是通大小乘的,這些方法雖然是在聲聞地裡為聲聞人所講,但是它也是一路向上通菩薩法的,至於怎麼通法,不是今天的內容,後面會展開講一下。

「相稱所緣」的第三個內容是「淨惑所緣」。

這裡的「惑」是煩惱的意思。淨惑所緣分兩類:一是世間道,一是出世間道。世間道共外道,這裡主要針對修禪定來說。修禪定的核心指導思想是「觀下地苦粗障,觀上地妙淨離」。比如怎麼樣上初禪,去五蓋就好了,五蓋是要厭離的、粗糙的、苦的、是障礙,離這個就能顯發初禪。初禪之後會覺得這個所緣太不穩了,你得要扶著它,扶著它就是尋伺,這個東西也是苦粗障的,想要沒有這種扶著的境界,想所緣很穩,把這個去掉,就得上境界的妙淨離,就到了二禪。到了二禪後,覺得喜樂、內净不夠,或者覺得心喜這個東西太鬧騰了,你可以把心喜舍掉,心中就會清靜,這時樂就會變得更強,就上到了三禪。當你到三禪後,會覺得樂太過於劇烈或踴躍,就把這個樂舍掉,就得了純舍的境界,到了四禪。

通過這樣的方法,你可以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一路爬上來,用的方法就是觀下地苦粗障,觀上地妙淨離。用這個方法練下去就能得四禪八定五神通。出世間道就是用苦集滅道證聲聞四果。這就是相稱所緣,非常非常重要,能夠把握相稱所緣,就知道所有修行禪定止觀,不論大乘小乘的方法都能很好地把握,針對自己的情況去建立所緣。

前面講了內、外、上三緣、四十種業處,從色心的角度講所緣,從相稱的角度講所緣,對於所緣有了基本的認知后,怎樣基於現在自己的修行情況來建立所緣呢?

第一步:先判斷自己煩惱的偏重。人可能會在別人面前穿上一些衣服,但是自己坦蕩面對自己的時候,是瞞不住的。如果不願意別人來說你,自己找個地方判斷一下自己,哪些煩惱比較重,比如我腦子就是想問題不行,那建議用緣起作為所緣。如果我對某些東西比較貪著,甚至情執比較重,應該從不凈想或者平等想這些角度入手。如果我慢比較重,應該從界分別觀入手。如果你發現自己貪嗔痴都挺重的,可以用佛隨念或者數息入手。先要對自己的現狀有所把握,對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把握,不能只知道一種方法,對方法瞭解太少也是一個障礙,所以也要稍稍知道有哪些方法,各種方法的使用範圍和局限性。比如我有路怒症,一上馬路開車就抑制不住自己,或者我看到別人稍稍不隨我意就特別生氣,慈心禪就是最好的上手處,所以要根據自己煩惱的偏重,有針對性地選擇方法。

選擇好方法后,就開始真正地上手,在上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順序,先排除特別厲害的,那種再來菩薩就不論,假設所有人都是普通人,不是特別菜,也不是特別厲害,這類人上來建立的所緣應該是什麼呢?外緣。讓你的心藉助五官能很好把握的就是適合你的所緣。

有人說我上來就用無相念佛可不可以?都說了,無相念佛的所緣是很微細的,你把握不住,很多人久修而不得進步的主要原因就在這兒,沒有找到相稱的所緣。最好是從外緣入手,外緣有哪些?前面講色和心的時候講了很多,比如色的十遍、十不凈、食厭想,四無量、十隨念、四無色是偏心法的。這個分類方法還是比較粗的,比如四無量裡面的慈無量,根據你個人煩惱的偏重——嗔的偏重,把慈心至少分成三大類:親近的、路人和討厭的。親近的所緣是非常具象化的,雖然慈心本身在慈無量的階段只是一種心念,本身不需要具象化,所緣也不需要是具象化的人或眾生,更多的是一種祝福的心、予樂的心,但前期是很偏重於色法的,它有具體的物件,有具體的祝願詞,還可以念念有聲,所以說面前那個關於色心的分類方法是很粗糙的,不要太當真,你把握那個意思就行。

上來著手一定是從外緣上來著手,很粗糙的、一定是藉助你五官上有形象的東西,從這個角度入手,一定會涉及取相的過程。比如《觀經》的十六觀,第一觀是日觀。什麼是取相呢?你眼前放著一個太陽,或者是一張太陽的照片,或者你就坐在山邊,眼前就是一個紅彤彤的、將要下山的太陽,這個就叫外緣。怎麼取相呢?看著它,閉上你的眼睛,在你的心中把它重構出來、浮現出來,這就叫取相。有的方法可能就是盯著它,比如白骨觀,你面前就放一個腐爛的屍體,你的眼睛打開后它就在那裡,這個就直接藉助你的感官,這個只是前期,後期你需要閉上眼睛,在心裡把這個形象重構出來,這個過程就是取相的過程。所以現在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練習無相念佛時,有沒有取相的過程?這是一個必須有的過渡。脫離於五官的取相其實是不好把握的,就像你眼前任意取一個東西,你先用眼睛看著它,再閉上眼睛,在你的腦子裡重構一下這個東西,你會發現很困難,你不太具備這個能力,你取的這個相是很模糊的,過一會兒就把握不住了。

前期建立所緣的時候,需要一個過程,先依賴感官——眼睛、耳朵、鼻子,一次一次地取相才能把相取過來。比如練青遍、黃遍的過程也是這樣的,先找一個圓盤上面布滿了青色,看一下青色再閉上眼睛,在腦子裡去緣著它建立心一境性,前後相似相續,過一會兒你會發現這個青不見了、模糊了、心沒辦法重構這個青色,再睜開眼睛看一次,再閉上眼睛繼續建立相續。從依賴於外緣,在心中取相是需要一點時間的練習的,這個過程不能忽略,很多人不具備這個心力。這個步驟更不能省,省了之後你會發現你建立不了正確的所緣,緣不住那個所緣。當你能夠很快也很好地取相之後,在你的心中就會建立一個似外緣的影像,比如你看了太陽,在心中可以不依賴於眼睛而在意識境界里重構一個紅彤彤的太陽,這就叫做似外緣的一個影像。

拿念佛來說,比如我我現在要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的嘴巴念出來這個聲音,耳朵也能聽到,這種所緣太簡單了,這就叫外緣,它是依賴於你的五官的。這個是有聲音的,有耳朵嘴巴參與進來,是很粗的,比較容易去把握。當我念了一段時間后,自己系念的能力提升了、增強了,不要出口念,在心裡默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似外緣的影像,就是心念心聽。先出聲地念,藉助五官,因為我們用五官去緣的話,太熟練了,不需要耗費心力。但是如果把依賴於五官的所緣去掉之後,只是在內心裡去建立相似的影像,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需要鍛煉,不是誰都可以的,如果你說「我就可以的」,好,那你就是天賦異稟的那一位,那就繼續。絕大部分人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怎麼辦? 需要從外緣入手取相,在心中建立似外緣的影像,這個過程不可忽略。如果忽略這個過程,你會發現你把握不住那個所緣,就像給小孩子一根針,他是把握不住那根針的。

無相念佛的所緣是上緣,是在未到地定那個狀態下才能很好把握的,它是意言境。無相念佛以語意作為所緣,是純意識所緣的境界,如果上來就用語意作為所緣,其實是失卻了很大的方便,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修了那麼多年,連所緣都把握不住的原因。第一,沒有辦法準確地理解所緣是什麼;第二,不知道如何建立一個方便和階梯達到那個與之等齊的、相匹配的定力狀態下去把握所緣。失去了這些方便,導致方法本身不適用於絕大多數人。有的方法是有普適性的,有的方法只適用於某個階段的人。無相念佛這個方法適用階段是未到地定到三禪,並且跟其他方法比,比如制心止,無相念佛的所緣其實是比較粗的,用它練到初禪沒問題,但是練到三禪非常勉強。客觀地橫向比較來說,給無相念佛的定位就在這裡。

接著這個話題講正知於所緣。

當你能夠通過次第和階梯從外緣入手,能夠取相成功,在內心裡建立似外緣影像之後,下一步就是正知於所緣。什麼叫正知於所緣?舉個例子。比如你在看電視,此時電視就是所緣,能緣是你的心、你的注意力,這個能所的解構就是禪定需要的解構。我知道很多人,主要是從同修會裡出來的人沒有辦法正確地理解禪定的所緣如何建立,老是說「我帶著一個念、我反觀一下自己有沒有念佛、我反觀一下我在念佛」,這些通通都不對,這不是正確的修定方法。對於所緣,要像看電視一樣,直接正對它就好了,當你正對電視的當下,電視放的內容,你是正知的,你要時刻正知於這個所緣。

對於「正知於所緣」的這個問題,佛在經典裏是講過的。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27全文引用了「油缽喻」,這個很多地方都講到。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國王,打算把一個殺人犯砍頭了。但是現在給他一個機會,給他一個盛飯的那種缽,缽里放了油,是平滿的,再多一滴都會溢出來。跟這個殺人犯說,你端著這個缽,繞著大城四個城門走一圈,如果油一滴都不撒,我就放了你;如果你撒了一滴,跟在你身後的侩子手當時就會讓你人頭落地。於是這個殺人犯就端著這個缽圍繞城牆走。他在走的時候,聽到有人歡笑,有人玩耍等等各種各樣的聲音,也看到了很多稀奇、好玩的畫面,但是他絕大多數的注意力都是投向缽的。這個自己可以試一下,比如端一碗水,你圍繞你的屋子走一圈,讓你的家人在邊上走來走去,你看看你是什麼狀態?你會把你絕大多數的注意力,比如90%——95%投入那裡,端著碗在屋子裡走。這個狀態就是修定時候你應該用力的勁兒,也就是說你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向所緣。所緣在哪兒呢?它就在你的對面,你一直看著它,從來沒有失去過一秒鐘。

有人說「我一邊做事一邊帶著它」,那請問你,此時你帶著的那個念頭是你正對的嗎?不是,你沒有正對它,它就不是你的所緣,所以一定要理解這個道理。我知道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所緣,沒有正確理解修定的所緣,包括修觀的所緣也是這樣,定和觀的所緣都是直接呈現在你面前、正對的那個。如果說定的話,所緣就是你的心正對的那個——就像缽一樣,你端著它,全神貫注地盯著它。比如你看電視的時候,需不需要去反觀我有沒有看電視?完全不需要,你看電視的當下你已經完全融入到裡面去了、沉浸在所緣之中。

在修定的時候,要以這樣的方式去把握所緣,一定要拋去「我這會兒是不是在修定啊」這種念頭,對不起,這樣想的時候你絕對不是,你懷疑了,你連所緣是什麼都不知道。 還有人說我一邊做事,一邊帶著一個念,一邊去反觀,對不起,這也不是,你得想像你端著那個油缽在人群中走路的狀態,那個才是兼修。你端著油缽在人群走的時候,雖然能聽也能看,但是你從來沒有把你的眼睛從油缽上挪走一片刻。在那個時候,缽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就在你的正對面,你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上面,只是分了一點點神去把握是不是有人在說話,有人在面前走路。一定要從這個角度去把握所緣,如果把握不到,你的禪定基本沒戲,連所緣是什麼都把握不住。

接下來講禪定的分類,這個分類是一種蠻重要的分類方法,也能説明你從這個角度去把握所緣。天台宗智者大師把禪定的所緣分成三大類:繫緣止、制心止和體真止。

什麼叫「繫緣止」?比如道家有一種觀心的方法,坐在暗室裡,黑的,一點光線都沒有,在房間里點一根香,大家看著這根香頭那個紅色的點,那個點就是你的所緣——心安住的地方,如同油缽喻中的油缽。這個是外緣,睜開眼睛就能看見,不需要耗費心神就能重構出來。為什麼呢?比如現在讓你緣一個粉紅色的大象,你沒見過,需要費點力氣才能在腦子裡重構出來,需要耗費心神,並且你還要舉著,讓它持續持續地出現,你才能緣著它。你打開眼睛看黑夜中的香頭,不需要耗費心神,只要打開眼睛就行,它就自然而然呈現在那裡,把你的注意力投向它,這個就叫繫緣止,也是屬於外緣。

為什麼說「繫緣」呢?你的心是奔逸的、遊走的、飄忽不定的,給你個香頭,就像栓牛的那根繩把你一系,把你系在這兒。大多初級的禪定都是屬於繫緣止,所謂初級不是說這個方法比較low或者這個方法不能幫你到達很高的禪定,而是說第一,它適用的下限比較低,第二,以一念帶萬念,所以叫繫緣止,把你的心繫縛在一個容易把握的、有相的東西上面。例如白骨觀、道家的觀香頭都是系緣止。要注意的是繫緣止是有焦點的,你的心會注意到某一點上。對應外緣、內緣和上緣來說,繫緣止屬於外緣,是有相的所緣,有五官參與的、甚至完全不需要耗費你的心力就能把握的。如果你的心不能很好地把握微細的所緣,你上來就先選繫緣止來練,別選那些高大上的,那可能不適合你。

制心止屬於上緣,相對於上面的有相所緣,它屬於少相所緣。少相也是個相對說,少多少呢?這個不好說。 什麼叫「制心止」?以前認識我的人應該知道我曾經寫了一個關於什麼是制心止、怎麼練制心止的文檔,包括我現在推廣和教人的話,更多也是推薦制心止,這個方法太好用了。所謂的制心止,就是把你的眼、耳、鼻、舌、身所有境界都去掉,只是以心緣心。不同的人、不同的教派在教授時不太一樣,比如印度教派從五官入手,關閉眼根、關閉耳根…… 把五根關閉完之後以心緣心。道家坐忘論里這樣描述「不著一物」,也是制心止。佛教裡講制心止也是從關閉根門的角度來描述。制心止是沒有焦點的,是對心境整體的把握。

這裡略說一下,如果大家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又想上境界,制心止是一個必備的技能,比其他方法上初禪乃至四禪,特別是上四空定更容易些。四空定一定是制心止,不能不是,因為四空定就是對心境的把握。制心止以自己的心境作為所緣,未到地定是一個心境,以這個定境作為所緣;初禪直接以心境作為所緣,二禪、三禪乃至四禪都是這樣的,以心境本身作為所緣,眼耳鼻舌身全部不管它。最早提出制心止訓練方法的應該是印度的婆羅門教,他們就是用這個方法獲得四禪乃至四空定,非常好用。這屬於上緣,前面說了,以未到地定、四禪八定的境界本身作為所緣。它是少相所緣,不是真無相,做不到無相,只是相對其他有相的來說,更接近於無相。而無相念佛呢?其實它的那個相比制心止多多了,跟制心止相比,無相念佛應該放在有相所緣裡面,因為它還有一個很粗大的佛的念頭在裡面,比制心止的所緣要粗大很多。

體真止」是內緣,一般人玩不了,是真無相。所謂的的體真止是已經見道的人,為了修種種百千三昧用的方法就是體真止。體真止的所緣是內緣,內緣的所緣是真如或者四聖諦、或者基於四聖諦延展出來的只緣苦諦、只緣道諦、只緣滅諦,就會建立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昧等等。比如緣真如本身,那就是真如三昧。 從禪定止觀的三種所緣:繫緣止、制心止和體真止對應的內緣、外緣、上緣和對應的有相、少相、無相,並且去理解無相念佛是少相所緣,不要被「無相」兩個字迷惑了。

前面講了那麼多所緣,其實就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個話題——無相念佛的話題。從知乎來的朋友們可能對於無相念佛不太瞭解,臺灣有個外道叫蕭平實,他看了《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提出了一種念佛的方法,叫無相念佛。這個方法的原理是:我要念一個佛,比如「釋迦牟尼佛」,這個佛號至少有兩重意思,第一是聲音本身,是一個所緣,例如a、o、 e、i、 u、ü這一類【大陸的拼音字母】,就是聲音。第二是語意。聲音和語意兩者的糅合才是大家所聽到的,如果把聲音去掉只緣語意,這就是無相念佛的所緣。

蕭平實講了半天也沒講明白這個問題,他本身闡述的不周到性、闡述水平有限會讓很多師兄弟在把握所緣的時候遇到困難。無限念佛的所緣就是語意本身。什麼叫語意呢?你現在豎一個大拇指,這是個動作,這個動作,這個動作傳達了什麼意思呢?你很棒。在這裡,第一有動作,第二有動作傳達的意思。這個很棒就是語意。當然你也可以用語言來傳達語意,直接說「你很棒」,你甚至還可以發一個圖片,就是豎大拇指的圖片,圖片也能傳達同樣的語意。 語言、圖像、動作等等所要傳達的意思就是語意。比如用英語、法語、義大利語等等不同語言表達的「你好」,這裡有兩個法:一是語言本身,二是語言傳達的語意。蕭平實花了那麼大的篇幅,其實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無相念佛的所緣是語意。 他不知道語意這個詞,他用了他自己的表達方式來表達。

這個語意結合上面外緣、內緣、上緣來理解,特別是所緣的建立那裡講過的,語意是個很微細的東西,何以見得?一般人很難把握,是個純意識境界,脫離了眼耳鼻舌身種種五官的意識境界。如果第一,你對所緣理解不到位,第二你對所緣的把握能力不到位的話,你是把握不住的,所以很難用它來建立禪定和修行,這是很多人在練習當中無法進步的主要原因。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你得搭台階、有前行,用粗的方法去建立前行,搭了台階後,有了接近未到地定的定力,才能很好地以語意作為所緣繼續練下去。這是第一步,所緣的安立——把握無相念佛的所緣。

這裡再說一下,不足不能叫毛病,念佛有很多種的角度,比如我叫經圓,或者馮宣,這是個名字,這個名字指向我,除了名字還有其他指向嗎?有呀,給個照片也行,拿我的照片,不需要語言文字,也能指向我。同理,我給大家分享所緣,你緣這件事也能指向我。同理我們念佛,可以用佛號指向佛,也可以用佛的功德指向佛,以佛的無量相好——任一相好,比如佛的眉間白豪相、佛的面如滿月相、佛頂肉髻相等等,任一角度都可以指向佛,所以念佛時不是只有佛號這一個相去指向佛,有無量的方法和角度去念佛。如果你覺得念佛的名號乾巴巴的,不容易建立感情,不方便建立相續,可以換個角度,不用那麼死板,比如我就喜歡佛的金身,非常莊嚴,但凡見過的人終身難忘,我就想緣這個相,那我完全可以用這個相作為所緣去指向佛,這個一定要靈活一點。

有一本經叫《佛說觀佛三昧海經》,這部經典里講了很多念佛方法,佛有無量相好,它們都屬於外緣,很容易讓人把握,你把握好之後就指向了佛,當你通過外緣作為台階,能夠對佛很好地緣之後,可以把這個扔了,不要這個相,再以語意作為所緣去念佛,就由有相趣入少相。還可以從佛的功德、從佛的威德、從佛的事蹟等等入手。只要你所緣的能指向佛,這就是對的,不一定是名字。 我唸了三年佛,非常清楚只唸佛的名號,乾巴巴的,一點感情都沒有,唸著唸著就不想唸了,所以要增進跟佛的感情,就可以具象化一點,靈活一點。 你可以想想最喜歡佛的哪些功德,從這個角度入手,這樣安立的所緣對你來說才是最貼切的、有用的、也是最有力的。

建立了正確的、與自己的定力、喜好相匹配的所緣之後,下一步就是次第。第一,講拜佛姿勢的問題。無相念佛上來就讓你拜佛,這裡注意一下,以那麼慢的動作拜佛,非常傷你的脊椎。可能不懂人體的解剖科學吧,那麼慢地趴下去拜佛,再那麼慢地起來,你的脊椎在彎的狀態下是受著非常大的力道的,如果長時間那麼拜佛的話,是很容易傷脊椎的,拜得越精進,可能身體受到的傷害也越大。第二,方法次第也不對。無相拜佛的目的是訓練大家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保持心一境性的制心能力,這個說法沒錯,也挺好的,也確實有受用,但是這個方法不對。應該由靜而動,而不是上來就在動中去把握它。如果本身你的專注力就不足,在動中把握所緣就很吃力。

拜佛這個動作起到什麼作用?不拜可不可以?為什麼要拜?拜佛其實是一種模擬干擾,你直接去大馬路上念佛、繫念於佛,你做不到,那個干擾太過於強烈,你立即就失念了,把握不住所緣。怎麼辦?逐漸訓練,給你一個小小的刺激、小小的干擾——就是拜佛這個動作,這就是這個方法本身設計的原理。可是,把握這個原理后,類比的干擾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假如我現在定力已經挺好了,現在來一點小刺激。就像你原來還不會走路,我直接推你一把,你肯定跌到了,應該怎麼訓練呢?你先站起來,能走路了,這時輕輕推你一下,一點點小干擾,你發現還行,我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心境,這時候再稍稍增大一點力量,如果你還能穩得住,再慢慢把干擾的力量擴大到跟外面的聲色犬馬一樣那麼強烈,在那個狀態下你還能把握,那就可以去世間行走,可以騎聲蓋色,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中保持心一境性毫不雜亂。

正確的次第應該是先靜,有了靜的功夫,在靜的狀態下很好地把握所緣了,能夠很好地緣住所緣去修心相續成片、心一境性而不間斷,這時一點點地加干擾進來。我建議最好的方法是走路、經行、緩步地走路,在動中練習。步速最開始還別太快別太慢,在動中保持心一境性,後面可以從慢速經行到中速經行,甚至快速經行,當你快速經行時,如果對於所緣也能很好地把握,你去馬路上也沒關係,這才是正確的次第。如果我來練,我會選擇正知而住,正知而住練出來的刹那定比這個強多了,並且速度也比這個快。如果你確實要練這個方法,也想練這個方法,那告訴你正確的次第,第一不要拜,傷脊椎,第二先打坐,在靜中修,當你能夠對所緣有很好的把握后,再站起來緩步行走,如果還能繼續把握所緣,獲得類似於正知而住對於所緣的把握能力。

最後一個話題,是我親自見過的,並且這種毛病還非常非常多,就是放鬆的問題。修定是放鬆,禪定越高,放鬆的程度越高。在上來練習的時候,也一定要放鬆的,否則就與禪定不相應。正是由於前面一些對所緣的把握不正確、對相稱所緣的理解不正確,甚至對於無相念佛的所緣也把握不住,在這種情況下,模模糊糊的狀態中強行去把握所緣,一定會身心緊張,與定不相應。那怎麼辦呢?老師還佈置了功課,每天得拜一小時,強行練習下身心緊張、掉舉,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禪定伴隨著放鬆,禪定每增加一步,你的放鬆會加深一步。上來先調身、調息、調心。調身的時候就要注意放鬆,身體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緊張,有一絲的緊張就會帶來很大的麻煩,這個坑我自己入過,在最開始無相念佛的時候,那個所緣我還是能把握住,但是不知道有放鬆這件事,就在這裡緊張了一下,喉嚨比較緊張,是什麼時候去除的呢?是在我能夠比較深入地把握制心止、能夠非常深入地放鬆的時候,我才知道修禪定是這麼舒服的事情,是非常放鬆的事情,那時候我才把喉嚨緊張去掉了。此前喉嚨緊張這件事困擾了我差不多有十年,用制心止放鬆也只是短暫放鬆,平時說話還是會不自覺地攀緣喉嚨。我自己入過這個坑,我相信很多同修在身心不放鬆這裡會有很多人掉這個坑,如果自己練千萬千萬注意這個問題。

禪定和止觀的練習都一定是要身心深度放鬆,不能有緊張。所緣安立得過於細,自己的禪定力把握不住時,一定會緊張,這種情況下你知道緊張了,怎麼辦?把所緣增粗,和你現在的定力相匹配,再去把握它,否則就會搞出一堆問題,你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明顯的進步。

如果你用正確的方法去除蓋、正確地把握所緣、正確地精進,你會發現禪定這事一點都不難,慢的也就幾個月就能到初禪,快的就是論天的,如果大家久修都搞不定禪定,一定是有問題,那就去分析:所緣對不對? 所緣不對就不能獲得心一境性;次第對不對? 次第不對就是盲修瞎練;有沒有放鬆? 如果不放鬆就與定不相應。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這裡就先略說一下。

答疑:

1、無相念佛和心唸心聽一樣嗎?

無相念佛從所緣的角度來說是以語意作為所緣,心唸心聽也是以語意作為所緣,但是心唸心聽的語意要粗一些,其實多少它還帶了一些色法在裡面。 心唸心聽是以外緣「阿彌陀佛」去掉了嘴和聲音相應的那部分法,在心裡取了一個似外緣,是有相所緣。無相念佛的所緣比這個還要靠後,它是以語意作為所緣,是少相所緣。我在知乎上發過一篇文章,講如何持名念佛功夫成片,那裡的持名念佛,包括開口的持名念佛和心念心聽。

2、正覺的見性怎麼回事?

那就是個玩笑。 第一,在知見上,《大般涅槃經》上講見性是十地菩薩的事情,那裡面「十地」和「十住」是共通的,一個意思。正覺同修會誤會了,把它拉到那個十住裡面,所以正覺同修會的見性是個玩笑。第二,它的如幻其實是心的造作,一點都不難。意識是很強大的,你想什麼就會給你現什麼境界,所謂的如幻境界,我自己練過,大概也就一個月左右,不停地作意世界如幻,有一次從公交車下來,當我腳落地的那一瞬間,唰一下,整個世界就如幻了,後來我就知道心很強大,你想什麼境界,就來什麼境界。所以正覺見性的如幻觀只是心的一種造作,自己回去練,最多個把月就能練出來。真正的見性是十地菩薩以首楞嚴三昧建的,你現在得的這個境界無論你怎麼靠都靠不到十地菩薩首楞嚴三昧那裡去,所以這個是有問題的。

3、除五蓋是不是在修定的時候除,還是在其他的機會除?

修定不除五蓋,平時除。平時除五蓋我推薦用觀的方式,比如正知而住、五蘊觀。你想要修定,先除五蓋,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除五蓋,修禪定會非常困難,就算你勉強上到色界定,很快會被五蓋拖下來。

4、在修出入息禪的時候,腦子裡有一股漲氣,怎麼除?

這個看情況,你先上座,仔仔細細去檢查,如果有緊張感,那這個發漲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緊張感導致的,那就去放鬆。 如果你身心都很放鬆,但是出現了漲氣,就先別理它,過一段時間自己會遊走,就過去了。

5、刹那定怎麼修?

練正知而住,這是練習剎那定最好的一個方法。 我知道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6、發呆放空的狀態算修定嗎?

發呆放空的時候是一個所緣,就是制心止的所緣,但是你還要對這個狀態得要保持正知,如果你對於放空發呆的狀態不保持正知的話,很快就會昏沉、昏睡過去。發呆和修定的區別在哪兒?就在是否有正知,也就是你是不是持續地把注意力投向那個境界,如果你能夠持續地投向那個境界,對於這個境界隨做隨時隨地的把握,那這就叫修定,否則就是發呆,不會增長你的定力。

7、有什麼好的放鬆技巧?

我大概推薦一下,僅供參考。 第一種就是一些催眠放鬆的引導音樂。它會一遍一遍地從頭頂到腳底來來回回放鬆好多遍,這個方法我用過,還是蠻有用的。 另外就是做運動,讓你對自己身體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很好地把握,這也是一種放鬆的方法。

8、打坐的時候,氣會從尾骨到脊背撐住自己,但有時會讓身體往前壓,該怎麼辦?

你這是幾個問題在一起的。第一,有氣撐住身體是欲界定有氣機持身,說明到了欲界定;第二,身體往前壓是沒坐好。坐墊最好八公分,前面四公分,稍微有點斜坡,讓你的盆骨比你的膝關節略高,如果腰痛,靠著牆也沒問題。

9、修定的障礙有哪些?

太多了,看一下《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從卷11開始,講了很多,可以自己看一下。 【編按:可參考妙境長老的解釋: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307248230_1_1.html;如崐法師在YouTube上有視頻。】

10、剛講的所緣一定是正對的所緣,老師講了看電視的例子,這個所緣是需要固定的嗎? 還是在什麼境下就緣什麼境?

如果修禪定,所緣最好穩定不變,如果修觀,就不固定所緣,照見什麼就是什麼。對於不同的方法,所緣的安立都不同。但是不管修止還是修觀,所緣一定是正對的。詳細說一下,比如數息,數息就是緣呼吸,早期可以緣數位,你所面對的就是數位。 比如修白遍,就是以一團白色作為所緣來修。這個需要固定下來不能換,禪定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去掉心的尋伺,獲得心一境性。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就是給他安立一個穩定不動的東西,讓的心持續不斷地去緣它,去掉心的尋伺,讓心止息下來。修觀或者正知而住就不需要把所緣固定,心的注意力就像打開的手電筒筒,只是照著而已,照到什麼不管。後面還會做深入的分享,如果對於觀的所緣沒法很好地把握,修觀的時候是不能正確修觀的。

11、打坐可以坐地上靠牆嗎?

這是坐姿的問題。第一,千萬不要坐地上,容易生病。第二坐地上你的盆骨和膝關節基本在一個平面上,會很難受。最好讓盆骨比膝關節高,這樣坐起來腰背不那麼難受。靠牆也盡量別,坐好了是可以不用靠牆的。 但是也可以很隨意,比如找個按摩椅斜躺著,或者床上以一個很舒服的姿勢坐著,因為禪定和坐姿可以沒有關係,但是坐著練習確實比較穩,尤其是四禪的時候,四禪的呼吸斷了,坐著入四禪斷呼吸可能沒那麼難受,如果你躺著就會有點憋悶。

12、經行的時候,十分鐘正知緣左腳、緣右腳,二十分鐘正知緣腳提起、放下,三十分鐘緣腳底觸覺,這樣練習對嗎?

這個不對。經行的時候在一個階段內就是左腳、右腳,你就緣這個。當你能夠很好地把握了左腳和右腳以後,你才把所緣分細,去緣左腳的抬起、放下,右腳的抬起、放下,並且這個狀態你最少能堅持十到二十分鐘而不會覺得累,以這個作為前提,如果 覺得累,還要退回去只標記左腳和右腳,當你能夠很輕鬆地對於左腳的抬落、右腳的抬落每一個細節都能把握的時候,你就可以把腳的動作展開成為抬、移、落,這樣去細分。 而不是十分鐘這樣,二十分鐘那樣,不能瞎練,要找人教你。

13、刹那定和安止定是什麼?

刹那定是心的力量達到了,但是只在這一剎那保持心的專注,所以剎那定甚至可以保持四禪的刹那定。安止定就是入進去保持不動,一直在這裡,並且安止定是特指初禪到四禪的。刹那定的範圍更廣,從未到地定甚至比未到地定更差一點的情況,那種瞬間瞬間保持心一境性也可以是刹那定。刹那定的範圍更廣、更寬,安止定偏重指色界定的初禪至四禪。

14、下一節講五蓋嗎?

這個再說,有些東西能不講的就別講了,自己去,有些東西去講可能非常費力,而看的話可能沒那麼難。 我有很多資料,如果能看就自己看。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