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分享

實修討論:一段關於練習「正知而住」的精彩對話!

 

01. 背景介紹

A師兄最近離開正覺同修會,在無生法忍群里下載了正知而住的課件,準備從正知而住開始起步,重新學法。B師兄比A師兄早一點接觸和學習了正知而住,兩人就學習的體會展開了幾次交流。

 

02.正知而住的討論

A師兄:B師兄好,最近我看了正知而住的課件,寫得很詳細,準備開始練習,我知道師兄練習一段時間了,我有些問題想跟您交流一下。

B師兄:好的。 我練習的時間不是很長,練得也不算好,不過互相交流可以促進彼此的學習。

A師兄:我自己之前做了一部分理論上的功課,也自己練習了一下,我是在走路的時候練習的,如果坐著沒有走路時,是不是沒辦法正知而住了?還是說可以把專注力集中在身體的其他位置?

B師兄:沒錯,正知而住的對象可以隨意選擇,走路時關注腳底板,坐著時關注手的動作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的。

A師兄:那這樣說,什麼都可以作為正知而住的對象?比如我們的呼吸是從來不停止的,盯呼吸是不是更好?

B師兄:沒錯,正知呼吸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個人的理解,當所緣的範圍很窄,所緣的變動很小很細的時候,人比較容易倦怠,注意力有時候會離開,難以形成一種比較長時間的系念。 正知而住一方面培養的是心的敏銳程度,一方面也培養系念的能力,為將來做觀行打一個基礎,所以開始練習的時候,不妨選擇粗一些的所緣。

A師兄:我用一句比較粗放的話來概括正知而住:就是知道自己在幹嘛。這樣理解對不對?

B師兄:沒錯。《瑜伽師地論》中有這樣一段來講解正知而住: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 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 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從這段經論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來,其實正知而住是一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都可以做的事情。 在剛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重點把握在「知道」上面就好。

A師兄:不用想得很複雜,簡單做好就行了,對吧?

B師兄:是的。你可以儘管去試試看,做做看。

A師兄:最近,我看到正覺同修會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評價我們練習的正知而住,其中這樣說:首先,他們引用了花栗鼠對正知而住的介紹:

非現量=不正知 =失念

舉例:眼前有一朵花,你看花的時候可以了知到「看著花」這件事,現在我們把眼睛移開看著別處,心裡還是想著看著這朵花,你心中的這朵花對於你眼根的境界來說,它就不是一個現量境界。 這時就會產生一個問題:你心中的這朵花是什麼? 從現量境界來說,心中的花是一個想,或者說是一個念頭。 如果你清楚地了知到了,想著花或者念著花這件事,這就是一個現量境界,這就是正知而住。 如果明明你的眼睛沒有看著花,心中想著這個花而且不自知,甚至以為這朵花就是你的眼根境界,這個就叫做非現量境界,也就是失念。

。。。。。。。。。。。。。。。。。。。。

正覺的評論:

以上是花栗鼠對正知而住的解釋,花栗鼠這樣解釋現量是有毛病的,可是一般人並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她的意思是你看著花,想著這朵花,這才叫現量境界。如果你看著葉,想著花,那就不是現量境界。

然而,這是世俗凡夫的說法。

你看著花,想著這朵花,這是現量境界。如果你看著葉,想著花,也是現量境界。

現量的真功夫就是看話頭,也就是意識的話頭,所以不管你看花看葉都有其現量。不是說看花想花才是現量,看花想葉就不是現量。

那麼,你會看話頭,有了現量,就一定有正知麽?

那可不一定,表面上有現量是正知,但正知還有正確的正知見才叫正知。如果不把六識論的邪見改正過來,再怎麼現量也沒有正知。邪惡見就是最大的惡見,這種惡見就是失念,失去正知正見的念頭,這比有沒有現量更嚴重。

所謂正知而住的前提就是不能反對正覺,因為正覺者一定有正法,反對正法就沒有正知而住可言。

按:「正知而住」指長時間「住」在「知」裏面,「知」的對象是「正對」的所緣境界,就是上面B師兄所舉經文所説的,行住坐臥一切時都帶著覺照力,而不是處於渾噩的不覺知狀態,也就是「失念」狀態。「正知而住」與正見、六識論無關。六識論其實是蕭平實自己發明的,是他用來攻擊一切批評者的武器。

《瑜伽師地論》對「正知而住」的界定:

安慧菩薩糅、玄奘翻譯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何等資糧道?謂諸異生所有尸羅,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觀正知而住。復有所餘進習諸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習此故得成現觀解脫所依器性。謂諸異生所有尸羅乃至正知而住等,是資糧道體,由彼修習淨尸羅等極圓滿故。復有所餘進習諸善者,謂無悔等,由聞思等所生諸慧得成煖等,次第見諦,永斷諸障相續堪任性。」(CBETA 2020.Q3, T31, no. 1605, p. 682b21-25)

《瑜伽師地論》卷17:「又即以彼正知而住。為依止故。遠離諸蓋。身心調暢。有所堪能。熾然方便修斷寂靜。彼由如是念及正知為依止故。便能證得煩惱欲斷。遠離諸欲。乃至於初靜慮具足而住。如是能於受用欲樂行邊。劣鄙穢性諸異生法。」(CBETA 2020.Q3, T30, no. 1579, p. 370b5-10)

正知而住是修行的基礎,屬於學法實修的「資糧」,培養的是持戒必須具備的覺照力,令修行人「遠離諸蓋,身心調暢,有所堪能」。「堪能」是能夠成爲修道的道器,具備持戒的能力,令戒行圓滿,以此為依止,修習諸善,進一步獲得「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2. 精確的說,現量是指當下、正對的認識,現量認識不摻雜任何概念思維。前五識的感知都是現量的,意識的現量認識只有幾個情況,其中一個是意識在與前五識同時感知境界的第一刹那,沒有概念生起,屬於現量,第一刹那之後意識的認識都是比量或非量。至於意識「想著花」不是一個現量境界。在討論正知的時候,採用的是廣義的現量,指正對的所緣境,同一時間只能正對一個所緣,不可能同時正對兩個所緣境:眼前的花與意識想象的花。

A師兄:我有個疑問:眼中看到花,心中想著葉,也是有現量的對嗎?

B師兄:正覺同修會的這篇文章當中,錯誤太多,多到沒辦法去分辨了。但是你的問題,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現量這個概念,其實是應該在某個背景之下去說。當你眼睛看著花的時候,是眼境界的現量。 當你眼睛看著花,而心中想著葉的時候,如果你正知的所緣選擇了「想著葉」,那麼「想著葉」這件事是你意識境界裡的現量。

在正知而住的操作中,正知的對象是你選擇正對的那個「東西」或者「那件事情」。比如你選擇「心中想花」這件事,你正知的不是那朵花的具體樣子,而是你此刻正在「想著花」這個狀態,此時你想出來的花跟真正的花有多少相同不同,裡面又有多少比量非量,這些並不是此刻你正知的對象。

A師兄:對對,這完全是兩碼事。說意識想像有比量有非量本身沒有錯,但是要看在什麼情況下這樣說,對吧?

B師兄:是的。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會搞迷糊,一上來不加思索奔著對象的具體內容去了。像這個例子,你眼前是花,心中想葉,如果你選擇「想著葉」作為對象,那麼你正知的應該是「你在想著葉,你在這個意識的道路上飛奔」。

A師兄:明白了,所以正覺同修會就是在亂寫。

B師兄:沒錯,這個完全不要去理會,基本上在胡說八道。

A師兄:過去在正覺學習的過程中,多少瞭解一些他們的觀行,我感覺他們觀行的方向似乎不對,他們完全沒有在破相或者破執上面用功,都在意識想像,這樣連觀行都不能算。

B師兄:沒錯,正覺在實修上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弄清楚觀行的所緣,比如上面這個例子,完全沒有在所緣這個問題上進行思考。而且他們所謂的觀行,比如喝水,他們在研究這個喝水的時候,其實是預設喝水這件事是實有的,是可以研究的、分析的。這本身就隱含著一種法執,越是這樣研究,越是加深這種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法執,那麼與解脫就完全背道而馳了。

A師兄:我看過他們的一個吃蘋果的例子,就是在想像一個生理過程。

B師兄:正知而住也好,後面的觀行也好,所有我們做的這些目標一定是導向解脫於我,或者解脫於法,而不是繞進那個對象當中,去跟它們再唱一齣戲。

A師兄:師兄好,最近練習了正知而住,又想到了一些問題,咱們來討論討論:我不知道所緣對象有無深細寬廣的說法,舉個例子,當你專注於讀一本書上,旁邊有人在看電視劇,你也不會注意到他們的對話是啥內容,一開始只是知道有聲音,慢慢的連聲音也注意不到了只專注理解書中的內容,這就好像是把走路的關注點放在腳底板上,從深細方面來說,一開始是知道在走路,慢慢能感覺到發熱,再深入能感覺到蹋下去的反饋是硬還是軟,再來能感覺速度的快慢和你觀察的細化有關係,腳步慢點了能體會到的細節更多,這個是因為所緣的範圍小,所以了別可以深化,也就是說好像你的注意點可以像鏡頭一樣拉伸,慢慢能聚焦,越聚焦就能感受到越細微的東西。

我沒有練過別的,只好對比無相憶佛來說,那個憶佛的念是掛著,但做不了深細的觀察,就像你說的只是背景。但正知而住的所緣可以像鏡頭一樣拉伸,近和遠就好像有深有細。再看寬廣,我走路時體會了一下,在關注腳底板的同時帶上眼和耳,能看到的畫面和能聽到的聲音我只當作看到聽到,不去深入分別,專注力在腳底板,但不妨礙能看能聽,因為我不知道眼耳要不要去分別,所以我理解的寬廣是諸根都可以行事,如果你的專注力聚焦於哪一處,哪一處的細節就能清楚顯露。

B師兄:你的這個理解和體會太好了。之前聽到過一個特別棒的分享:做正知而住的時候,就像頭頂點亮一盞燈,照到什麼就正知什麼。我覺得你的這個「鏡頭」的比喻更精確了。

A師兄:我有時會免不了拿正知而住與無相念佛做個比較,我的體會是無相憶佛是做定,不是觀,即使是關注在拜佛的動作上也是為了助於憶佛那個念的系牢。 憶佛念本身不能作觀行。 這樣來看憶佛念和正知而住是兩回事了,憶佛時是心系一念不攀緣外境,那正知而住有點控制隨心切換的意思,就是想關注哪個部分就可以關注,想捨掉哪個部分也能捨掉,就在於功夫是不是醇熟,這個理解對不?

B師兄:是的。 我自己也曾經比較過兩者的異同。我的體會是,無相憶佛練習到一定程度後,會形成自己的一個「背景」,只要不是需要全情投入的事情,都可以「掛著」憶佛念,此時你投放在憶佛念上的注意力其實並不多。而正知而住需要投放的注意力的程度要更高,記得當時上課時,老師曾經給了一個「油缽喻」,就是將90%甚至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正知的所緣上。 當然隨著練習的深入,你正知的所緣是會慢慢擴大的,比如從一開始正知腳底的觸覺,到後面可以同時帶上眼和耳,所緣的範圍是越來越寬廣的,並且你可以自由選擇這個範圍,向寬廣和深細兩個維度都可以推進。

A師兄:我現在練習中盡可能地系念,來啥正知啥,不用力。

B師兄:沒錯!不用力,放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持續練習正知而住,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細膩、敏銳,對自己心念的把握能力會有大幅的提高,所以正知而住也是增上戒學,因為你在這個狀態下,對自己心念的變化有所辨識,不由自主地就可以持戒。但是,以我個人的理解,我們做正知而住、甚至後面的觀行,導向的目標永遠應該智慧與解脫,而不應該過多沉迷於因為心變細膩而展現的一些境界當中。

A師兄:沒錯,學習的目標和方向非常重要,不能迷失於「功夫」當中。

B師兄:是的,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聊聊學習的心態。在我剛剛學習正知而住的時候,總希望有一個很現成的、完善的學習方法和路經,自己只要照著這個做下去,就可以得到某種收穫。 但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即使有一套比較全面的操作指導,依然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記得我剛剛接觸正知而住的時候,把所有可以找到的資料全部研究了一遍,做了很多頁的筆記,想依此練習應該會比較順利。但隨著練習的推進,我發現那些曾經記錄下來的筆記有很多我做不到,體會不到。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之後,我對自己的特點進行了比較深刻的剖析,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資料進行了重新的選擇和取捨,加上持續不斷地練習,進步就開始慢慢展現出來。

A師兄:沒錯,我們要有揀擇的智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B師兄:確實是這樣。過去在正覺同修會,我們可能偏重於理論的學習,腦子中各種名相和理論非常多,拋開他們教授的錯誤不談,那些理論知識並沒有給我們的心智帶來一個大幅的提高,對我們的錯誤認知也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糾正,甚至因為他們的錯解,讓我們學習到了更多錯誤的認知。

學佛的過程本來應該是一個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從錯誤的行為改變為正確的行為,這是持戒,從錯誤的認知改變為正確的認知,這是智慧的提升。理論學習當然非常重要,但是不可過於偏重理論、忽略了實修,我個人的體會是,當你真正開始實修后,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錯誤都禁不住現觀的檢驗,理論與實修並進才是比較好的修行之路。

A師兄:沒錯,這樣看起來,我對後面的修行更加有信心了,我會努力堅持下去的。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