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分享

正知而住、五蘊觀、六入觀、唯心識觀(三)

正知而住、五蘊觀、六入觀、唯心識觀(三)

art-brown-flora-129743.jpg

分享者:經圓師兄

今天我分享的是略說五蘊觀。五蘊觀的內容非常非常的深, 他可以從現在一直觀到成佛。我決定分成幾次來進行。第一次先從整體和概略的角度,分享五蘊觀到底是什麼,大概如何操作, 操作完以後大約能得到什麼樣一個結果。之後,可能還會圍繞五蘊觀做更深入的一些講解,包括到後面深入到唯心識觀,乃至真如實觀。後兩者其實也是五蘊觀,只是改了名稱而已。或者理解為基於五蘊觀的深入,也可以說是高階版五蘊觀。所以五蘊觀跨越的幅度是很大的。在這裡,我先從比較簡略的角度,給大家先科普一下五蘊觀到底是什麼樣的? 到底怎麼來做?

正式講如何辨識五蘊之前,先和大家一起通讀一下澄觀大師寫的《五蘊觀》,本文非常非常簡略,算上標點符號才幾百個字,但是,就這麼幾百個字,就把大乘、小乘,解脫道、菩提道關於五蘊的觀法都說得明明白白、非常透徹, 很顯功力。

在講六入觀的時候, 我也從《瑜伽師地論》中和大家分享了「真實義品」的如下內容:

云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此地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

這次先從這裡開始。聲聞獨覺, 就是在解脫道的人來說, 他能夠現觀的是「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上次已經分析過,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要去除種種增益見,去除增益見之後,唯觀諸蘊,除諸蘊外,我不可得。在《瑜伽師地論》里,這一類內容非常多,比如卷34講四聖諦的苦諦,關於無常、苦、空、無我,如何悟入空和無我中講到: 我於今者,唯有諸根、唯有境界、唯有從彼所生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這段話總結起來,就是前述的「唯有諸蘊可得」。

蘊,可以叫做界、處、緣起,種種法的叫法不同,但是所指向的意思是一個。人、我都是假立的法,唯有諸蘊可得,人、我不可得。

為什麼要說這一段呢? 因為讀了這段話以後,再來讀澄觀大師的五蘊觀,會覺得更加的親切。這個《五蘊觀》一文,可以從非常整體和宏觀的角度建立一切止觀。從哪里建立?無論是對解脫道的還是大乘的止觀,都能有一個非常概略性的認知。佛教的止觀非常之多。那麼面對這麼多的止觀,無量的方法,應該怎麼去把握呢? 我們可以用五蘊觀的方法來從整體上去把握。那麼隨著你修行的進步,一點一點的把這個展開成無量的法門。但是這些無量法門、無量觀法還是可以用五蘊觀總持起來。

下面開始,我先過一遍《五蘊觀》。這個不詳細講,只是讓大家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五蘊觀》,沙門澄觀。澄觀是華嚴宗的大師,也稱清涼國師,是華嚴宗非常厲害的一位古師。他一生當中講《華嚴經》好幾十遍,還寫過八十華嚴的注疏,無論證、教,他都是非常通達的。他也寫過《五蘊觀》這個摺頁冊,非常非常的簡約,就這麼一點內容,就把整個大小乘的止觀高度的總持了。

問,凡夫之人欲求解脫,當云何修?

上來就直接問了一個關鍵問題,直接乾脆。

答曰,當修二觀。二觀者何? 一人空觀,二法空觀。夫生死之本莫過人法二執。

就直接解釋:一個人空觀,一個法空觀。從這個角度總持了一切的觀。這裡就不分大乘、小乘,解脫道,菩薩道,因為人空觀也是菩薩道行者應該要觀的,而且也可以包含在法空觀中。單獨拿出人空觀,可以顯示出一個次第,可以包含聲聞的解脫。

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為實有。

這句話就總說了為什麼會迷人我身心總相,於身心上起種種相,起種種增益想,就叫做「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為實有」——就會有種種的人我之相。

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為實有。

去除了人我之執,但是還能看見色受想行識,並且看見色受想行識種種法相是不平等的,色是色,受是受……識是識。你還執持這種種相,種種區別相、差別相,那麼還會執五蘊這些相,就是不平等相。如果還有這一類執取的話,那麼這就叫做法執。所以人執、法執的分際,就在於你迷的程度。

當然這是非常概略的說法。於五蘊上起增益想,見人我之相,這就是人我執。移除這份執著,看見種種法和法相的不同,這一類執就叫做法執。同修會一直對於人我執和法我執的定義一直鬧不明白,大家有心可以稍稍學些唯識,能夠較為容易的理解這兩者的分際。

計人我者,用初觀照之,知五蘊和合假名為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

這句非常關鍵。這裡說,如「果計人我者」,用人空觀破執。人空觀怎麼觀? 知五蘊和合假名為人。所謂的人,其實是一種增益想。五蘊是假合的,當你在蘊上生起了增益想,然後於此想假名為人。怎麼解決? 一一諦觀,就是一個一個的觀,去除這種種增益想,你只看見五蘊本身,因為一切法本來就只是五蘊,沒有這種種增益想。去了這種增益想,人我相就不可得。關鍵點在於「但見五蘊」。

前面看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他的用語不太一樣。他說:

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我於今者唯有諸根、唯有境界、唯有從彼所生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如是唯有諸蘊可得,於諸蘊中無有常恆主宰,或說為我,或說為有情。

而澄觀大師說的是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從這兩個文本互相對照,你可以明白證人無我應該如何證,就是去諦觀五蘊,不管做五蘊觀、六入觀、十八界觀,去除於諸蘊、界、處上的增益想,就不再執一團一聚為種種相,執為你我他,老婆、孩子,等等一起種種相。

前面之所以講六入觀,就是讓你從色上入手,看清楚只有五蘊,除了五蘊外沒別的。五蘊觀就進一步通過更深入的觀,不僅破色想,一切想都要破。

云何名為五蘊? 色受想行識是。云何觀之? 身則色蘊,所謂地水火風是。其相如何? 堅則地,潤則水,暖則火,動則風。

這裡對色蘊的定義是從地水火風四大的角度來建立的。南傳,如帕奧禪師一系,他們在做四界分別觀的時候,他們觀色蘊的方式,就是用地水火風這一角度。不過,我們後面不用四大這個角度,而是從諸根境界所對這個角度,這樣就和後面的更深入的部分更容易銜接。

觀心則四蘊,所謂受想行識是其相。如何? 領納為受。

這是界定受。有如何辨別嗎 ? 從自己身上辨認領納。

取相為想,造作為行,了別為識。

這個在阿含裡面,這樣的定義方法不是特別多,在大乘經典中較多。在這種定義方法中,對於色的定義是變礙。

若能依此身心相,諦觀分明,於一切處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人空觀。乘此觀,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名二乘解脫。

這裡強調了一點:「於一切處」。就是你的觀行一定要周遍。

上次在在講六入觀的時候提到一點,就是觀行的兩種特性。第一: 盡所有性。第二: 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你的觀行一定是周遍的,不能說就觀了腳趾頭、觀了腿、手、床、地板、天花板這些。於一切處都是不能有所遺漏的。如所有性,就是觀行一定是以四聖諦作為指導的,以無常苦空無我作為指導,否則就是通向外道,只是功夫而已,於境界沒有正確的抉擇,沒有抉擇就沒有抉擇慧。

觀行必須隨時隨地用此二性作為指導,如此才算是於一切處但見五蘊。「於一切處」就是盡所有性,「但見五蘊」就是如所有性,只能如實的照見這只是五蘊。如果不這樣照見,就是邪觀。這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

如果問一位須陀洹的境界,那就是「於一切處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您如果問他: 證無我了嗎? 證了。問: 那還吃飯嗎? 他會問: 什麼是吃飯? 這個就是他的現量境界。如果沒有證到無我,就可能疑在那。總結起來,人空觀就是一句話:於一切處但見無我,求人我相終不可得。這就是證得人無我的關鍵。

計法我者用後觀照之。

還有法我執的人怎麼辦呢? 繼續觀。

知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

無論是色受想行識,哪一蘊都是從緣生。這裡額外說一下,識蘊是包含阿賴耶識的,它也是緣生的,這個正見必須要建立,否則就是神我外道。在這裡繼續做平等觀,於一一蘊皆從緣生,就是蘊和蘊之間,本身也是平等的,無自性。

《解深密經》講了三種無自性: 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從這一角度,也是從去執的角度一分一分去除你的執取。當你有執取,就一定會有高下想。以種種無自性觀,就可以去除高下想。雖然去除了人我執,但是還有蘊、蘊相的執取,所以在這裡還要繼續觀。

知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名法空觀。

使用法空觀,無自性觀,證得五蘊平等。這裡的平等其實就是照見了如。在證得真如的當下,種種相、種種執取都沒有,平等平等、真平等。

「若二觀雙照」就是用人空觀和法空觀同時觀行。

了人我法我,畢竟空無所有。 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生死,名究竟解脫。

這裡提到了變異生死,此外還有分段生死。以上用短短的文字就講解了大乘小乘的觀,區別、分際在哪裡。也可以看出來解脫的觀法,人空觀和法空觀是一脈相承的,是一味的、相續的。在《解深密經》中,從三自性的角度講諸佛法是一乘的時候,也用了類似的角度。就是去遍計所執,人空觀去的是遍計所執人我,法空觀去的是遍計所執實法。《成唯識論》也如此說。基於這些教理,也可以方便理解大乘,小乘的觀法不是打成兩截的,而是一味的,趨向一致的。

問: 夫求解脫,祗是了妄證真,但能契真如理寂,然無念則便離縛,何假興心觀蘊方求解脫,豈不乖理哉?

【此處錄音有缺】很多人說,觀心不就可以了嗎? 為何非得按你這個套路來?

答。 離蘊真妄約何而立。

你說真說妄,是不是為蘊所攝? 觀真觀妄也同樣為五蘊觀所攝。

且五蘊者身心之異名。

你就算不把他當成五蘊觀,你的觀總得有個對象。所緣,無論稱為身或心,仍然是五蘊。所以對象仍然一致,只是名稱不同。

行人若不識身心,真妄何能懸契? 不達真妄之本,諸行徒施。故經云:若於虛空終不能成,斯之謂也。且計人我者,凡夫之執也。計法我者,二乘之滯也。故令修二觀,方能了妄證真。豈可離也?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無論叫蘊還是什麼,總歸是圍繞身心來觀,不離身心。

以上是把澄觀大師的《五蘊觀》以最粗略的方式過了一遍。從總體的角度,讓大家方便瞭解一下五蘊觀是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 五蘊觀是大乘、小乘所有觀法的一個總稱、一個總持,後面無論展開成哪一種觀法,其實都只是五蘊觀的或詳或略而已。除了澄觀大師的五蘊觀,還推薦大家可以拓展閱讀《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卷26到34。這部分內容全部是在講基於解脫道的種種觀法,從四種所緣的角度,如凈行所緣等等。 

【錄音有缺】這些所緣的角度完全的展開,一個方法、一個方法的講,比如說,五蘊觀、六入觀、十二處觀,包括五停心觀、慈名觀、數息、十二因緣、界差別等種種觀法。這些觀法最後的導向都是無我,如何讓你來做平等觀。比如說慈名觀就是慈心禪。一般的慈心禪,就只是讓你通過這樣一個訓練之後,能夠建立一種慈心,甚至是慈無量,僅此而已。你還是有人我相的執取。

在《瑜伽師地論》中,則是基於普通的慈心禪的基礎之上的,進而引導你做平等想,就是人你我他種種的這種平等,這個平等慈的話還不是簡單的平等慈,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是值得祝福的對象。還會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破人我之相,最後導向的是法緣慈。

所以,這些觀法的背後,都是以無我作為支撐,甚至到了後面的卷34,講七種作意,從了相作意等等,這一切往後展開的時候,用到了四聖諦。對於四聖諦的這種觀法講得非常的非常的詳細,因為五蘊觀分為兩類:一個是自相的觀察,第二是共相的觀察。

什麼叫自相? 就是什麼是五蘊? 色受想行識。他們各自的定義。而對於共相的觀察,就是說五蘊無論是色受,還是想行識都有無常、苦、空和無我的特性。這個就叫共相觀察。就與人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相貌,這個是不共的。但是,還有共的,都有四肢五官,這個就是共相。所以觀察五蘊,既包括自相的觀察,也包括共相的觀察。

這些在《瑜伽師地論》的卷26到34都是包含了的。再舉個例子,在卷27講到淨行所緣中的數息,數息可以用於修禪定,一路修到四禪。你也可以用觀呼吸的方式去如實地正知地水火風這些特性。由此,就類似於正知而住的方法修總念住,再進一步編成十六特勝。在這個觀法中,它就會有次第。

第一步,讓你通過數息的方式悟入五蘊,就是悟入一切皆是五蘊,於是之後就看見緣起,由此就會悟入緣起。當你能夠悟入緣起,那麼四聖諦就自然呈現在你的眼前。由此悟入四聖諦。這就是用數息的方法如何斷結證果,證得須陀洹。就是至少得有這樣三個次第。在這些方法的介紹裡邊,他都是用無我來貫穿的。但是,為什麼我上來要先推薦這個呢? 如果你真的閱讀了《瑜伽師地論》卷26到34,你會建立一個感觀,就是彌勒菩薩在講這種種的觀法的時候,其實都是用五蘊觀去貫穿的。無論哪一種觀法,他最後都會用五蘊來總持、來貫穿一下。

就比如說講數息,或者講界分別觀等種種觀法,講完之後,就會用五蘊來貫穿在裡邊。 第二是把四聖諦貫穿在裡邊,因為必須要拿四聖諦去作為指導。所通讀卷26到34就明白了,原來貫穿整個一切觀法的核心點,竟然是五蘊觀。五蘊觀本身就是一個觀法,而且彌勒菩薩的意思是五蘊觀是可以貫穿一切觀法的。

大家如果真的想瞭解解脫道的這些觀法,應該至少通讀一遍《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裡邊的禪定、止觀、神通種種無量的解脫道相關的百千三昧,應該說是整個四阿含,彌勒菩薩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組織、總持了一遍。通讀過後,你對於整個解脫的觀會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如果對於接下來的五蘊觀,你能聽我分享,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你再去讀的話可能還會有新的收穫。

接下來具體講一下五蘊觀的具體情操作。正覺同修會喜歡用「五陰」,很少用五蘊。他們認為陰有遮蓋的意思,對此我向來是不同意的。我喜歡用五蘊,因為蘊有蘊集之意,這個翻譯才是對的。玄奘法師、窺基法師都講過,特別是基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中專門講法相的辨識時,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批評五陰的錯誤翻譯問題。蘊是蘊集之意,佛在講五蘊的時候,也是從這個用意去宣說的。所以不能偏離佛原先的意思。蘊作為集聚的意思,如果讀過阿含就會知道。

五蘊: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云何色蘊? 答: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給大家示範一下,在阿含經,特別是雜阿含經中講五蘊時,有很多諸蘊的定義。大概結論是十一對法,就是剛才講的若過去直到若近,皆悉無我。就是說在阿含中,對於色受想行識的定義是這樣的,從十一對法這個角度來定義的。這個定義大概有三個意思,第一是非一,什麼是非一? 就是從十一對,包括過去未來現在一組、內外一組、粗細一組、勝劣一組、遠近一組,從這些角度觀察定義蘊。

關於內和外,同修會最喜歡整的就是什麼內相分、外相分,整的特別複雜。為什麼會整這麼複雜呢? 其實就是對於蘊的定義已經嚴重偏離了經論。如果對於蘊的定義有偏差,沒有在自己的身心上面找對位的話,那麼觀行的的建立將是很可笑的。以上自若未來到若近,就是總和略說色蘊,後面分段的意思,也是色,受想行識,從每一段的角度來講五蘊。

這個定義的,你大概聽一下就行,你知道佛在阿含經中是怎樣定義蘊的,蘊的意思是什麼? 就是集聚的意思,就是一堆法的集聚。理解這個意思以後,方便你後面理解什麼叫做五蘊,比如說什麼叫色,你得展開有色受想行等等,眼耳鼻舌身等等,這樣一堆法的聚集叫做蘊。

什麼叫做受蘊? 不能只是看受,那麼諸根上面諸識有眼相應的受、耳相應的受、身相應的受——種種受的聚集才叫做受蘊。所以要去理解和把握蘊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要從聚集這個角度去理解? 這是因為這種觀法本身的方便性。目的是,第一,分成五類——色、心和心所三大類的法,讓你去觀。這個目的,第一是有破相的意思。 第二,從觀種種法的聚集,至少能夠方便、善巧,讓你看清楚集聖諦。

苦集滅道的集,你能看清楚是如何集聚的。你看清楚集以後,就能離苦,因為知道怎麼集,知道怎麼把它執取的。所以他又這些善巧包含其中。從這個角度,對定、對蘊會產生一些把握。另外,這裡還提到了諸蘊的三性,為何談三性? 就是避免有人誤以為五蘊觀是純粹的解脫道觀法。要讓大家明白,講解的目的最終是通向大乘的,並不局限於解脫道。

對於諸蘊的觀察可以分為很多層面,比如說,分為所執、分別、法性幾大類。舉個例子,色的遍計所執性,之前在講六入觀的時候,其實就是去除色的遍計所執。今天分享的五蘊觀其實也是這個意思。第一,讓你看清楚什麼叫色。第二,去除於色上的種種遍計執,那其實主要是想蘊。包括在後面到唯心識觀的時候,絕大多數都還是圍繞在色之遍計所執性的這個角度來講。

接下來,分別色的依他起性和色的圓成實性。這部分內容要到真如實觀才能講到了。以上這些都是通過五蘊觀完成。當然這個還是非常非常簡略的提及一下,目的是告訴大家五蘊觀的起點並不太高,做完正知而住,有觀心的能力,就可以開始來做六入觀,從最粗最粗的色的破相開始。得此功德受用後,就大概瞭解了觀行是如何的,至少應該是破相、離相、遣相,於諸根上面去做觀察,並且看到諸根的境界是不相到的。

有這樣一分的正受之後,再基於對五蘊的正確領會,來做五蘊觀、做全念住。因為那時你的六入觀只是圍繞色法。雖然也有一份心法,但還是特別粗的。然後再用五蘊觀的方式擴大觀察於一切身心、一切境界來觀唯有諸蘊,從而遣一切相。但還遠遠不夠,因為只見到了人空。接下來繼續重新在色上作觀。

六入觀是初觀色法,接下來做五蘊整體觀,再然後重觀色,再在色上觀色的遍計所執性,這個時候一分一分的去除附著在色上的種種更微細的想,由此而證得「色寂三昧」,這就是唯心識觀中講到的色寂三昧。由此,從解脫道觀行趨入到大乘觀行。也就是,當你證得色寂三昧,再圍繞受想行識四類心法做觀,就會證得「心寂三昧」,再下一步就是諸法平等觀,就悟入「真如三昧」,那麼就叫做開悟。

然後,你就可以像《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種種心」、行於六度。由此步入大乘內門修行。如果沒有悟入離言法性,沒有證得真如,都還是於大乘外門修行。如果想進入內門,發起無量百千三昧,如自發四禪八定諸神通,廣度一切有情,最低的門檻就是證得真如,悟入離言法性。

下面詳細講解如何辨識五蘊。這個所謂詳細講解還是比較粗的,只是講一講五蘊是什麼? 怎樣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五蘊。所謂的觀、所謂的聞思,通通都只是一種想。就是你所有的文字不能落實到你的身上去現場的用。這個是我當時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碰到最大的障礙,就是不知道什麼叫所緣。後來我圍繞所緣這個關鍵詞做了大量大量、反覆的學習。 所以我做分享的第一講就是講所緣,但是那個偏止。

關於觀,也應該從所緣的角度來理解。因為接觸過唯識的都知道,唯識上來講一切法,圍繞「境、行、果」三類來講。什麼叫境? 就是所緣這類。什麼叫行? 怎麼做。什麼叫果? 緣此境,由此行,得什麼果。

對唯識的講法,大約用最略的角度來說的話,至少應該分「境、行、果」。包括《成唯識論》也是這樣,圍繞境行果來講。同理,要做五蘊的辨識,上來應該先明白五蘊觀的所緣是什麼。我認為目前為止,同修會所有的、整個的觀法,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所緣的不瞭解,不知道什麼是種種觀行的所緣。

五蘊觀前面已經提了一下,五蘊觀的觀察,分為共相觀察和自相觀察。其實上來應該是先做自相的觀察——你得知道什麼叫五蘊。在觀行過程當中一邊做自相的觀察,一邊做共相的觀察,是齊頭並進的。特別是四聖諦苦集滅道,道諦是什麼? 從做觀的開始,就叫做道諦了。直到見道為止,整個過程都是為道諦所包含的。所以道諦是不需要單獨去觀的,你現在所做的每一步都是道諦。

關於四聖諦,苦諦是貫穿整個的,實際上能夠操作的、可以操作的、重點操作的就是苦聖諦。其他三諦屬於圍繞苦聖諦,圍繞整個觀行展開的。你要去把握這個特點。前面講到瑜伽師地論卷26到34,裡邊詳細講到。你反復系統通讀,甚至是實際的操作就明白了。

四聖諦的操作核心是無常苦空無我,集聖諦是在這樣做觀行的過程當中看見的,你看見這個就叫集聖諦,我有如此之集。你知道了無常、苦、空、無我怎么來的,就是你看見集聖諦的當下,你就知道為何有苦,如何離苦。有這個以後,道聖諦就顯露在你的面前,滅也顯露在你面前。所以實際能操作的主要還是苦聖諦,其餘三個是貫穿在觀行當中的。這就是諸蘊的共相觀察。特別是做五蘊觀達到諸蘊平等的水準,看清楚一切皆是五蘊。

五蘊觀的幾個次第。

第一是悟入一切皆是五蘊,見五蘊平等,就是於一切處能破相。但是這個破相還不夠,還得拿這個工具去照見什麼是薩迦耶見,什麼是身見、邊見、邪見。住在五蘊無我中,看清楚一切是空、一切無我。悟入五蘊平等,緣起就會顯露,然後四聖諦就顯露無礙了。

從觀行開始到斷結證果的過程,可以分成很多段,依《瑜伽師地論》,主要就是悟入五蘊平等、悟入緣起、悟入四聖諦這三個大的次第。總結,對於諸蘊的共相觀察,是圍繞苦聖諦的「無常、苦、空、無我」開展。在做五蘊自相觀察的時候,你會看清楚什麼是集諦。所以四聖諦,一個苦一個集,道諦在過程中自然明白。

說完五蘊的共相觀察,接下來說五蘊的自相。這個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五蘊的自相觀察,其實就是把你的身和心,你自己現在此時此刻,當下體驗到的身心一切境界,也就是一切法,作為觀行的所緣。強調:此時此刻,正在你身心上面所呈現的一切法,就是五蘊觀的所緣,當然這個是籠統的說。

比如說,我現在坐在房間裡,現在能夠感受到的一切法,就是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觸碰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和心識感知到的。現在你的諸根所感受到的就是五蘊觀的對象。所以你得明白五蘊觀觀察的對象一定要標記是此時——過去的、未來的都不算,只能是你現在正在領受的境界。

當然這個是一團一聚,如果你去看這個,豈不是人人現在就在五蘊觀? 不是那樣的。第一步是說這一團境界,一團一聚,正在你諸根上所呈現的一團一聚的境界。有了這個,接下來把這些境界按色受想行識的方法分成五大類。這個分類是分了,但你自己還是沒法把它辨認出來啊! 這就需要一個連線的過程。理論是理論,我得在自己身上找到。所以,接下來教大家怎麼樣在自己的身心的角度上面去把五蘊進行對標。

第一個是色蘊。

色在講六入觀時已經講了很多。澄觀大師在《五蘊觀》里的定義是按「四大」去定義的。我認為從操作方便的角度,利於後續甚至契入唯心識觀,以及真如實觀,比較好操作的一個定義,是從六入這一角度來定義。從五根來説,什麼是色? 眼境界、耳境界、鼻境界、舌境界和身境界。這些境界和境界的聚集就叫做色蘊。聽了這個以後,就應該對於色蘊有一個辨識,知道什麼是色蘊。關於這塊,大家還可以參考群檔《如何斷結證果》。

具體如何練習? 對於色來說,色蘊包括眼耳鼻舌身種種境界。可能有人會說,我去看書上說,還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呢,為什麼這五根好像在自己身上對不上號? 當時我自己在做五蘊觀的時候也碰到這個問題。

我用的方法就是我先看書上說,色受想行識的的定義是什麼? 比如說在《大乘五蘊論》中介紹了11種色: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加法處所攝色。什麼叫色? 眼所對。什麼叫聲? 耳所對。是這樣描述的。那麼對於什麼叫做眼? 什麼叫眼根? 他叫做對於色的增上作用。當時我一看就明白了,這個東西好像沒法見呢。當然你可能說,我能看見別人的眼睛呀,我能摸到我有眼睛啊。但如果按這個定義裡面的說法,你摸到的那個是一種對於眼的取相,假立而已,並不符合這裡對於眼的定義,也就是增上的這個作用。所以後來我就不再糾結這個。為什麼不糾結? 我們後面接下來可能會講,五蘊的定義其實是會變的,現在雖然給你定義了一個色,你依此定義開始起觀,可是當你觀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諸蘊之間的定義會越來越模糊,會高度的重合,甚至沒有界限了。那個時候,你就明白:定義只是一種方便,暫時性的把一切法分作這麼五類。所以。為什麼我上來先講什麼叫做觀行的所緣,就是正在你的身心上面所呈現的。

比如,有人說我這個腿是什麼? 是身根? 還是眼所對? 都沒關係,你先隨便領一個定義,比如說對於色的定義,你的腿是你的眼看到的。如果是看到的,就把它標記為眼所色對。當你的手去摸腿的時候,你應該標記,那還有一個觸的境界。所以,你的腿應該是眼所對境界和身所對境界,這兩個法的聚集,這樣去看。所以,你就別太在意這個腿到底是身根還是別的,不用太糾結。

你已經領了一個定義,並且如此作區分了。他有歸類處,能見著,它屬於哪一類法?因為這個對於定義的嚴謹性,在做五蘊觀的時候,並不會要求的苛刻和嚴格。為什麼不嚴格? 就是因為這個定義,第一本來就是假的,第二你自己去,當你到一定程度以後,你發現這個定義真的是假立是可以並且會變化的。你在不同的層面去看同樣的法,他的深淺、相貌是不一樣的,這一點需要把握。你如果在那死摳或者很糾結,是沒有必要的。取一個定義,把握核心思想是要破相,而不是在於是否嚴格按照界定了的色或者說五蘊,而不能用六入或者說十八界的角度區分,可以靈活一點。對於以前管道的,那些什麼什麼諸根之類的,那些你見不著的、無法在你身上去把握的,可以把那個定義放到一邊。因為我給你推薦這個方法就是按諸根所對的境界,你就按照眼境界乃至身境界,按這種種類境界和境界的集聚,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什麼叫做色,就足夠建立最粗的五蘊觀,就足以讓你去做破相的工作。

如果你的心足夠細膩,也能夠對於定有很好的把握,這個時候再告訴你什麼叫眼,就比較容易去做正確的對號,知道什麼叫做增上義。 那個時候理解起來就比較方便一點,就可以做得更詳細一些。

所以,上來你就從我所的角度去把握一下這些色法,就沒那麼糾結,並且也比較好對號,其實就是你自己現在身心的一切境界,就是所緣。

然後,對色還有一個定義,叫做變礙。什麼是變? 指變化的意思。礙,有阻礙的意思。這是從高度精簡的角度來定義什麼叫做色。比如說,你的眼睜開以後能看見電腦,能看見手機,看見屏幕,這個就是礙,擋著的意思。變,是觸對,用手去摸他、碰之類的時候,還是有所變化,不能夠長久保存。所以用了一個變字來形容礙,來形容阻礙。

我喜歡用大白話講,就是諸根所對的就是色。但是,一定是現在所對,你得分清楚他的邊界在哪裡。什麼叫邊界? 比如說身後的牆壁是不是色? 對不起,那不是色,他不是你的眼現在正對的。所以接下來對於色的辨識應該怎麼練習呢? 就一根一根的來。

比如說,你現在要做五蘊的辨識工作,前提是你得有正知而住的功夫,能夠看見名色的分別、分離。知道什麼是心,什麼是心所對的那個色。這個功力必須要有。如果沒有這個,實際去操作五蘊觀,你很快就會被自己打敗的。但如果有六入的功夫能夠破相,對於諸根的境界能夠單獨去做辨識,那麼操作五蘊觀就比較順手了。否則你可以試試,做幾天你會自己不想幹了。

那麼,色的辨識是諸根所面對的,辨識的過程在六入觀裡邊講了很多,這裡再總結一下,就是先一根一根對去辨識。比如說,眼境界,就籠統的,一起,不用太糾結顯色、形色、表色、無表色這些,只是籠統的一團一聚的去標記,此,是眼境界就夠了。現前,你的眼所正對的,就是眼境界,就是色。聽到的,就是耳所對,就是聲。還是按照六入觀對方法,一根一根的加進來,最後對於色,對於色蘊能夠一起總觀。能夠看見諸色、種種色的聚集,這個就屬於色蘊的標記,對色蘊就如此的去辨識、標記。當你能夠對於眼耳鼻舌身種種諸色能夠做很好的辨識之後,你可以把它擱一邊就不再管他了。接著做受蘊的辨識。

受叫做領納。這個詞太過於抽象。什麼叫領納? 舉個例子,比如說對觸覺,身體的觸覺。當你鑽進裝滿溫水的澡盆裡的時候,你會感到很舒適。對於這個舒適的境界,你能看清楚他是身所對的,是有色法在的。但是除了這個色以外,還有別的,比如舒服。什麼叫舒服? 你仔細去看你自己的心念,你能看清楚你心裡面有一種欲,就是我願意這個境界持續的出現。你仔細體驗一下。為什麼說一定要有正知而住的功夫,因為你得對自己的心識有足夠的、微細的辨識。就是說,你泡澡的時候,除了有身所對的觸感、溫度等等以外,還有另外的一種欲樂。比如說,我老想泡著,持續的想泡著,會有這個念頭。這個就叫做樂受,就是願此境界持續的呈現,會有這個欲樂。

從澡盆裡出來,冷風一吹,就特別的不舒服了。你對於這種不舒服的點,有離之想,想遠離它。對於此法的出現不樂,不願意他出現,願意他消失,這個就叫受。如果沒有這兩種受,那就是平等舍受。

日常生活當中,在做受的辨識中,注意:第一,要從諸識上把握。眼識有眼識的苦樂舍,耳識有耳識的苦樂舍,就是每一心都有與之相應的三受。所以對於苦樂舍的辨認,要一根一根的來。比如,我現在先辨認一下眼識相應的苦。什麼是眼識相應的苦? 比如說地上有糞便,你能夠辨識這是色,除了色以外,還有想把頭扭開的想法,不想見這個。那麼這裡就會有苦。還比如說,你看見美好的事情,比如看電影,那麼你可能會於此生樂,不捨得這些結束。再比如說,你看見美女,於此生不捨想。這個時候,除了有色以外,還有還有種種的,於所出現的境界有不捨離的、有欲樂的心理。所以,如果你對你的心識有足夠的把握能力的話,是非常容易看清楚在種種境界上面的這種欲樂,有乖離欲和和合欲。

什麼叫與合欲嗎? 就是我老想讓這個境界持續的出現,就叫做樂受,就叫和合欲。什麼是乖離欲? 就是想遠離的,不想讓這個境界持續出現,這就是一種乖離欲,這個就是苦受,有逼迫想。除此以外,剩下的全是捨受。所以,對受蘊觀察的時候,要把握第一,於諸根上面的每一根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的苦樂舍三受都應該一一的體驗和辨識。苦樂比較容易,顯而易見,容易看見。舍受太過於微細和平等,如果你有機會能看著、能體驗到,那就去體驗。如果看不著,起碼在理上要明白。苦和樂是比較粗重,容易被看見的。而受是大量的一種背景一樣的存在,他是遍滿一切的,但是你可能熟視無睹。所以在至少的道理層面,你得知道舍受是遍滿的、到處都有的。

於諸根上面的受辨識完了以後,還得在行住坐臥當中,對當下的受立即的標記,不管是哪一根出現的。比如說眼根出現的,你就去辨認。如果是舌根上出現的,你就是在舌根上面去辨認。這個還是像正知而住那麼去做。通過這樣的練習,最後達到受蘊遍滿一切處。

遍滿一切處至少有兩個層面:比如說對於諸根,對於眼境界來說,苦樂舍受遍滿於整個眼境界,這是一重遍滿。第二,受蘊遍滿諸根,每一根都遍滿,並且是遍一切處。這個就是在做受蘊的辨識。最後,也要能夠建立,不是認知,而是親見,到後面,一定要能夠親自體驗受蘊遍滿一切處,處處都是。這個體驗一定要拿到。如果拿不到的話,你還得持續的去觀。

接下來是想蘊。想蘊不好理解,我在群裡有分享文檔,提供了一些方便善巧。其實是從能不能取相的角度講什麼是想蘊。當年我在做五蘊的辨識時,我就是不明白想是什麼意思。想叫取相,可是我發現我沒看見哪取了相。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對面坐了一個阿姨,穿了繡花鞋。由於她在一個角落裡,我老看不清那個鞋的材質是什麼樣子的,我使勁地看,發現還是不知道那個是什麼材質。能看清楚顏色,甚至花紋都知道,但是沒法建立材質這個認知出來。當時我就腦子一愣,這不就是取相嗎? 當然是沒取成的取。我就知道了這個就叫取相。

想蘊偏重的是「取相」,而不是相。所以想蘊的辨識過程中,你得親自去體驗到取的這個動作。此文件裡面還講了好多例子,比如貼了一些西方玩幻術的圖,這些圖你看到就會發現也取不到相。還比如說你在晚上走夜路,對面好像有一個東西在晃,你只能取個有東西在動的相,至於到底是人還是一個樹葉的飄動,你沒法確認。這個沒法確認就是你取不了這個相,你只能取一個一點那個相。於是你再走近,發現是個人立在那裡。你就能取這個相,能夠建立這個確定,可是是男人還是女人呢? 你確定不了,取不了這個相,就是你沒法確定。於是你再走近,發現是個男人,可是這個人是誰呢? 您還是取不到相。所以,通過剛才所舉的例子的,方便你去了解什麼叫做取相。有取,才會有相這個決定。

取相的最後一個結果是施設名言。比如,你看見誰了,取了這個相,你能夠知道,還給他安了個名字。所以,知道了不能取相,他的反面就是取相。當你明白了什麼叫取相以後,回過頭來看,你睜開眼睛看世界就會發現哪哪哪全是已經取相的結果。我再舉個例子,字母E,如果有一個人在黑板上先寫一橫,再寫一豎,再寫一短橫,那麼我請問你這個人是要寫什麼呢? 是寫F還是E,你肯定是沒法確定的,你不確定他到底要不要劃那一橫。在這裡你肯定會有一個停頓,你會被卡住了,沒法取這一塊相,當然後面的名言也無法施設了。

你現在所感知到的世界,你看到的一切一切全是相。

何以見得? 門窗牆壁手機電腦手腿等等,一切一切,你都能夠去安立名言,你都會能夠得確定,這就能知道你已經取完相。再比如說吃東西,如果你有做六入觀的能力,對眼所對乃至到意所對的法有能力分離、破相,當你在吃黃瓜嗑瓜子的時候,六根境界是全有的。在這個狀態下,你可以試著把想去掉。比如瓜子很好吃,這個好吃到底是建立在什麼上面? 建立在哪個根的境界上? 通過這個角度去揣摩去發現,比如說可能所謂的好吃是口感、可能是味道好。那你把味道這個法摘掉,摘掉以後,是沒有了。沒有味以后,好吃還有沒有? 你會發現,可能沒有了。沒有以後,原先那個好吃的瓜子上哪去了? 之前是怎麼來的? 你會知道這個其實是一個取的過程,我取了這個相,我把這一堆法眼耳鼻舌身這種種境界,這裡做了堆積、一團一聚,把這一團一聚取為一合相,取了這個一合相之後,還要安一個名言叫好吃的瓜子。

通過這種練習,你會發現你所有的這個身心世界、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通過想蘊來取相的,建立了種種相。並且取相的過程,你如果能夠做很好的辨識,能夠觀察的非常仔細,你甚至能夠看見你自己取相的過程,還能夠反向。就是你可以這麼取相,你能夠看清自己取相的這個點以後,還能夠去掉這個相。比如說,我認為吃香菜是很噁心的事情,那你開始去觀察,你吃的這個香菜是什麼? 眼耳鼻舌身諸根境界,以及噁心是建立在哪一塊,怎麼建立起來的。然後你可以試著把這個取相扭曲、換掉、改變,你可以試試,看到底會發生什麼。

通過剛才所講的這一切,方便你去了解什麼叫想蘊。是所有觀行當中最最重要的一個。五蘊觀里,色受想行識以想最為重要,因為你的一切身世界,若美若醜,若粗若細都是建立想蘊之上的。當你看明白一切的名利、一切的煩惱,包括所有的薩迦耶見、身見、邊見、邪見,以及寂滅想、涅槃想等等,通通都是建立在想蘊之上的,都只是一種取。當你有這個認知以後,世界會發生巨大的改變,你的認知會發生極大的改變。比如說好不好,他只是一種取而已,甚至你還能夠非常清楚地看見是基於哪幾種法,基於哪幾取相包括說得粗一點,比如說種族歧視,首先取了人這個相,在此基礎上,取了膚色、打扮、服飾等等相,再基於這些相,你會給他加個種族的標籤,然後再加一重,如。仇恨想、高貴想、低賤相,加了這種種想之後,最後取一個整體之相:這是個下賤的人、這是個高等的人等等。到了這一步,你的種族歧視就誕生了。

所以,想蘊是非常非常的關鍵的。

接下來講行蘊。行蘊其實非常非常之深,但是在最開始講行蘊的時候的可以講得很淺,就是你要有正知而住的功夫。因為如果根據行蘊的定義,它叫做造作。這個造作不是運動的那個造作,當然運動也可以放在裡邊。如果你有正知而住的功夫,有觀心的能力,這個時候就可以告訴你所謂的行蘊,其實是心鼓動的那個勁,使一切一切的貪嗔痴、種種種種心行出現的那個力量就是行蘊。所以需要有硬的功夫,至少你應該具備對自己的心識有足夠微細的辨識能力。同樣道理,對於想蘊,你在做辨識的時候,也要圍繞諸根來做,做完以後也應該是能夠看見一切處遍滿想蘊,此一切處也與上面所講相同,要求做到兩個方面的一切處。同理,行蘊也是如此。

對於識蘊,實際上它是最好觀的,但也是最不好觀的。什麼叫最好觀? 很簡單,他就是心。你現在高興了、不高興了,有貪了、離貪了,有嗔了、離嗔了,舍念、離舍念,對於這種種心行的知道、了別去辨認什麼叫做識就夠了,暫時無需再深究。只是從一個很粗的概念去把握一下。

之前講六入觀、今天講五蘊觀,都只是籠統的、很粗的,把你的所有的身心世界,按色受想行識這麼一個很粗的定義劃分成五大類就可以了。劃分雖然很粗,甚至定義也不是那麼嚴謹。但是沒關係,能把你現在的境界全部做這種劃分就行,你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這麼一種劃分的當下,要沒有遺漏地把自己的所有身心世界都放進去。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定義的準確與否反而不是特別的重要。

你必須把所有的境界用五蘊觀這個方法重新建立一個世界觀。今天講的色受想行識這些定義,我認為比較接地氣,是可以現在就操作的。如果能夠理解的話,那麼現在應該能夠把自己的身心世界都做一個劃分,能夠放到五蘊中去,但是,可能也沒那麼簡單,特別是想蘊和行蘊、識蘊較難,這個確實是需要一定的功夫的。

以上就是五蘊自相的觀察。還應注意,如果你在做色蘊的觀察,其他蘊可以暫時不用理會。接下來,把色蘊放下,只做受蘊的觀察。如是類推。通過對色受想行識的依次辨識以後,對於諸蘊的自相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有了基本的瞭解后,接下來就是做五蘊的一起總觀。五蘊總觀如何操作,我放到下次再講。

講一點點補充,同修會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蘊處界的觀察沒有搞明白所緣是什麼,就是自己的身和心。那麼如何去觀察? 要有一個定義,圍繞這個定義,然後再在自己的種種境界上面去對號入座。然後,你在自己不管是上座還是下座還是走路、吃飯、下樓等等,一切行住坐臥當中能夠把五蘊在你自己的境界上面去對標,去做標記。

今天重點講的這些,就是圍繞所緣,五蘊的初步辨識應該去對準誰辨識,他的所緣是什麼,這個是今天分享的主要目的。然後圍繞這個,拓展一些別的內容,方便你理解。主要是對於南傳的一些爭論。如果對南傳有所瞭解,應該對這個話題有一些認知。第一個就是所緣,前面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對於蘊的定義,有十一對法,就是說若過去乃至若近,對於這個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這些統統都是現見的,對於一切。

法,你必須要現見的,現在前而面對的,這個才是你觀行的所緣。我知道很多同修會學人,他們所謂的觀行,就是坐在那裡想。觀是現觀,面對所緣,正知他,並且要做正確的劃分、歸類。比如說,我想我遠在天邊的老父親,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標記? 這個時候就應該是想蘊,而不是色蘊,它不是你的五根所正對的,所以不是色,也不是受等等。這麼去做正確的劃分。所以,你如果對於五蘊的定義能夠很好的把握以後,對你自己的身心的一切現象都能夠做正確的分類,這個才是五蘊自相觀察最關鍵的一個工作。

對於面對現前的所緣,南傳在理解經論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分歧。重點主要是帕奧和非帕奧。 帕奧一系認為,基於阿含的定義,若過去若未來,過去,現在色如何觀 ? 帕奧認為若未來色若過去色也要現見觀察。什麼叫現見? 就是也要能夠如你現在看你眼前這個法一樣有現見觀察才能夠叫做正觀。於是他就只好鼓勵他所有的弟子先修四禪八定五神通,發起緣見過去未來色的能力,現前緣見過去色和未來色。而帕奧以外認為不是這樣的,對於過去未來色可以比量觀察。

當然彌勒菩薩也是如此看法,在《瑜伽師地論》卷34中講到了無常觀怎麼做,種種觀怎麼做。他分了兩種:一是現見觀察,第二,由現見做演繹和推納的比量觀察。這兩種觀察最後獲得的目的是獲得心得決定。你的目的不是要現見或不現見,對於現在前的法做現見觀察,對於非現見的過去和未來的一切法做比量觀察。種種觀察都用四聖諦做正確引導就夠了。所以,在這裡帕奧和非帕奧對於一切法的觀察,到底要不要用神通,怎麼觀,產生了分歧,爭論激烈。

第二個是次第的問題,在南傳關於從最開始觀到證果的過程,大致分兩大派系。第一個是依《清凈道論》的十六觀智,從最開始觀到證果分成了16個小階段,當然還有更粗的,就是從心清淨到見清凈做了七個次第的劃分。

十六觀智在經里其實是沒有的,只是屬於論里的劃分。七清淨則在阿含、瑜伽師地論都有講到,南傳在《清淨道論》里對於七清淨的認識,與瑜伽論不太一樣。這裡說的意思是,絕大部分南傳人是依十六觀智來斷我見的。但是還有一個另類的,就是南傳的森林系,他們的起手處跟別人都不一樣。比如說,他們用的是念佛的方法,「佛陀、佛陀」這樣不停地念,以這個方法獲得未到地定。有了這個定力以後,由此轉觀心,然後後面的次第沒有按照十六觀智,就是一路觀心,大約是按四念處的方式,還是不脫離四念住的方式,在這個觀的過程當中的斷結證果。所以對於次第,他們就很跳躍、很隨意,特別像禪宗那種。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中,對於觀的次第,說得更粗,第一悟入五蘊平等,基於五蘊平等,在那個當下你就看見緣起,就悟入緣起,在此過程,也必然會伴隨對於四聖諦的悟入。所以總共來說就是三個次第。所以次第其實就是一種劃分,就像你要上台階。這裡有108步台階,有三個小平臺,你可以按三個小平台來劃分,把上台階化成三個大的步驟。你也可以劃成108個,或者每十個、十個一劃分,這些都是可以的。所以次第其實是一種人為的劃分,在你實際練習的過程當中,不需要那麼機械化。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主體,下面進行答疑。

問: 請問老師,依正覺和觀的叫法,用無常貫穿的。就是觀察五蘊無常,無常的苦,苦的空,空的無,然後就斷我見了。這樣的教導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答: 這個其實說起來非常的大,先說呂真觀,因為我跟他比較,我曾經拜呂真觀做老師,跟他系統地學習過1、2年,所以對他的教法,我比別人還是要知道的多得多。他的書我全部都看過,因為我跟他有面對面、手把手的交流,所以對他的教法的主要缺點,我還是比較瞭解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呂真觀對於無常的理解,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他比較偏向於用比量的方法來證明無常。我認為他對無常的理解是不到位的。他用了很多的量子力學來證明一切法,主要偏偏重於他理解的物質,是假立的,只要你信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應該要信一切法是無常的。那我對他的意見就是:你這麼說我不反對,但是我想假設一下,100年前,那會兒沒有量子力學,你怎麼給別人講一切無常? 他就拒絕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就反覆強調量子力學是可以的。如果你知道什麼叫做無常,怎麼樣做無常觀的話,那麼你可以用量子力學,也可以不用。但是,如果你只能用量子力學來表達無常的話,我認為你對無常是不瞭解的。包括後來,我還在知乎上面就這個問題談過我的一些看法。無常這個現象,其實人人都知道的,比如說你隨便大街上找一個人,你問他:你會長命百歲永遠不老嗎? 大家肯定覺得你毛病啊,這個是兩歲小娃娃都知道的道理,你怎麼還會問人呢?

所以無常觀的核心在哪? 在於對於無常這個現象大家都知道,但是你忍不忍? 比如說你現在臉上一個疤,你想到是什麼? 你不會去接受這個疤,你想我怎麼去做過激光手術把這個疤除了。你穿條褲子,屁股一個洞出門,你想到的就是,哎呀我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你想到的是抗拒而不是隨順,所以無常觀的核心是對於無常現象的忍可和認可、接受。您要接受無常。人都會死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人死了,你為什麼要哭呢? 不就是不接受嗎? 對無常觀最關鍵的不在於你用什麼方法讓別人看見無常這個現象,無常的現象很容易看見,滿大街都是,到處都是,不需要你來強調。要強調的是對於無常現象發生以後,你有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個無常? 你接不接受它? 這個才是關鍵點。所以包括正覺、呂真觀都在這兒都犯了嚴重的錯誤,沒有看到下一步,對於無常現象怎麼樣去忍可、認可,並且把它擴大到一切處,要於一切處都能夠認知到一切是無常,並且忍可、認可。由此心得決定。在這個過程當中,才會涉及到現見無常和比量無常。這是當時我跟呂真觀交流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很大的分歧。

但是,後面這些東西當時我沒跟他說,因為沒有機會了。後來我就直接跟他說了,他要找我公開辯論,我也不想把這個局面搞得那麼僵。後來我說各自珍重,我們以後有緣再詳細的聊一聊。正覺就更不用說了,正覺的無常觀比呂真觀還菜。

: 請問正覺常說:也是知,所以就是說想蘊就是了知性,識蘊就是分別性。他們講錯了吧。

答: 這個是關鍵點,想蘊是取相。取相就是,舉個例子,你睜開眼睛,你會看見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你是知道的,你是得決定的。對於這個取相的過程、得決定的過程,這個心行的過程就叫做取相。這個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夠看清楚了取相,你就知道你現在的所有的身心世界,還有種種看法,種種念頭中的想法,做的認知,無不是想蘊的結果。那個東西叫相。

所以包括五蘊觀的結果是什麼? 是要破相。你知道相是怎麼來的,這個很關鍵。是取相,一正一反。可是怎麼破相呢? 你怎麼建立起相呢? 這是由想蘊來建立的。由此強調想蘊的重要性。而同修會對於想蘊就是了知性這個,我覺得就是偏的太厲害了,了知性其實是識蘊的,包括了知、分別,其實籠統籠統的都可以放到識蘊中去講。想蘊更加偏重取相能力,並且更重要的是取此動作,有取才有相。正覺的很多定義是嚴重偏差的。

舉個例子,像正覺對薩迦耶見,會定義為對於意識的體性如果你執他為常叫做薩迦耶見。其實這個屬於邪見,而不是薩迦耶見。薩迦耶見不是這樣的,而是對於五取蘊上的增益——增益為人你我他,這類的想叫做薩迦耶見。所以同修會的很多定義偏差非常嚴重。定義錯了,就不能夠指導你正確修行。

:  請問想蘊的取識蘊的了知有什麼不同? 完成還是了知嗎?

答: 這個回頭你再聽一下課,這裡就不再重複。想蘊的取相和了知這個肯定是不一樣的。受想行屬於識的五遍行心所法,心法要把心王、心所拆開來講。這個話題在講六入觀的時候已經講過了,就是說有一部分人對於心和心所不太瞭解,也無法辨認,對於這類人就需要拆開來講。建議您重新再聽一下之前的六入觀。

: 為什麼把行放在了別之前? 照理說是要了之後才能夠決定要去做身口意行。 還沒有了境界之前,如何發起身口意行? 按順序是否為色受想行?

答: 五蘊觀沒有這個順序,五蘊觀是一起總觀,沒有一個先後順序。是觀一切法是色受想行識同時俱足。所以,你提這個問題,估計也是受同修會的影響,天天搗鼓那些五遍行、五別境。

第一,現在的觀法跟這些沒關係。第二,五蘊觀是一起總觀。為什麼先要講這個單獨的色受想行識的定義呢? 只是方便你去辨認,一個一個的辨識辨識它,知道長什麼樣的。辨識完了以後,接下來才是做五蘊一起總觀。他是有具體的練習的方法,不僅僅是這個。所以今天講的只是一部分。我建議您把以前的,關於同修會那裡訓練的道理先放下,做正確的聞熏,包括思考。思考的方向也應該糾正一下。

: 正知而住時,腿的抬起之前有一個要起的念頭。這個頭是行嗎?

答: 這個是行蘊,你如果能看見這個的話,你就可以明顯地把他放到行蘊中。當然,行蘊可能比這個其實還更靠前一點,所以正知而住這個功夫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十六觀智可不可以斷我見?

答: 我覺得提這個問題可能是對於十六觀智有誤會。就是他可能認為十六觀智應該是一個什麼觀法。其實不是。十六觀智應該是對你在做觀的過程的一個劃分。就像你是一個人,然後我應該把你劃成四川人還是重慶人還是臺灣人,就這種劃分一樣。從起觀到證果這個過程,你可以不用任何次第去劃分,也可以用悟入一切皆是五蘊、悟入緣起、悟入四聖諦這樣的次第去劃分,也可以用十六觀智這個方式去劃分。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次第。十六觀智這種方法,更多建立在正知而住和四念住。如果你來做四念住,在做的過程當中必然會有這些身心現象。根據你的這些身心現象,可以做一個劃分:到什麼智了、獲得什麼智了,這就是十六觀智的意思。

: 錄音有缺

答: 無常觀,其實就是對無常現象的接受、忍可。這個才是關鍵。而不是在於你怎麼樣去觀他的無常。這個也包含的一部分,因為無常觀,按照瑜伽論卷34,第一步,先去看無常的現象,他會告訴你從哪些地方去看這些無常的現象。這個是現見層面的觀察。通過這種反覆的觀察之後,你依現象界能夠得出一個結論,這些都是無常的,你也逐漸的學會忍和接受。再用比量,就是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去擴大化。接下來還繼續在這裡做接受和認可。這個才是無常觀的核心點,並不是說你反覆的去怎麼把他弄無常,這個我認為偏離了最核心點。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瑜伽論卷34,同修會很多親教師,還有很多學員都讀過,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結論,他就提煉不出來。事實上這個結論是很容易就獲得的,書上也說得比較明白,所以我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發生了這麼嚴重的扭曲,我認為還是值得深思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謝謝大家。

顯示更多

發佈留言

返回頂部按鈕